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我坐,你跪(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月中旬,林婉儿突然昏倒在讲堂。归言急忙召医,诊断结果令所有人震惊??她已有三个月身孕。
更令人震动的是,脉案显示胎儿先天羸弱,极可能难产。而在当今律法下,未婚生育虽不再治罪,却仍会影响女子仕途评定。
消息不胫而走。京城舆论哗然。保守派趁机煽动:“果然是牝鸡司晨!自己都管不住身子,还想治理国家?”甚至有匿名揭帖散布谣言,称孩子实为柳念归所出,二人早已私通多年。
苏沉音闻讯,当即封锁书院,严禁外人探视。她亲自守在林婉儿床前,握着她的手,一字一句道:“别怕。这一次,轮到我为你撑腰。”
次日清晨,她召集所有师生集于公明台,当众宣布:“林婉儿怀的是李昭的孩子。两人本有婚约,因理念分歧暂分,然感情未断。此次怀孕纯属私情,无关道德评判。”
台下一片寂静。
她继续道:“但我要问你们一句:一个女子,因为她未婚先孕,就该被剥夺发言权吗?因为她可能难产,就该被逐出学堂吗?因为她挑战了旧规,就要承受千夫所指?”
无人应答。
“好。”苏沉音转身,高声下令:“即日起,西山书院设立‘母婴保障制’:凡女学生怀孕,可休学两年,期间保留学籍,每月发放补助银三两,生产后若愿回归学业,书院提供托育服务。”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这不是恩赐,是补偿。补偿她们世代以来被迫隐藏的痛苦,补偿那些无声死去的母亲们。”
掌声从角落响起,起初稀疏,继而如潮水般席卷全场。
林婉儿站在人群后方,泪流满面。她终于明白,母亲当年的选择,并非终点,而是一粒种子。如今,它已在她的身体里重新发芽。
五月端午,朝廷正式颁布《平民参政权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
-所有年满十六岁国民,无论性别、出身、职业,均可登记为选民;
-民意院代表每三年普选一次,候选人不得由推荐产生,必须经基层投票初选;
-皇帝签署法令前,须经宪法院合宪审查。
诏书下达当日,街头巷尾爆竹齐鸣。农妇剪掉裹脚布当众焚烧,书生撕毁“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条幅投入江流。孩童们唱起新编童谣:
>“阿娘也能当官啦,
>爹爹洗衣煮饭呀,
>从前说是天注定,
>如今咱们自己选!”
唯有紫宸宫深处,萧承安独坐灯下,翻阅一本泛黄的旧册??那是他父皇留下的《帝王心术》,扉页写着:“驭民之道,在于神化君权,绝不可使其自以为可与天子并列。”
他轻轻合上书,喃喃道:“父皇,您错了。真正的长治久安,不在让人跪着,而在让人站着说话。”
翌日,他下旨拆除皇宫前象征等级森严的“三重阶”,改建为宽阔平缓的“共议梯”,供万民通行。
夏日炎炎,西山迎来最热闹的一季。新一批寒门学子涌入书院,其中包括十名女子。归言成了最受欢迎的先生,孩子们叫他“归先生”,而非“哑叔”。他依旧少言,却总在纸上写下温柔鼓励。
某夜,苏沉音邀他月下对弈。棋至中盘,她忽然问道:“后悔吗?放弃影鸦身份,放弃复仇,选择留下教书育人?”
归言抬眼望月,良久落下一子。纸上墨迹清晰:
**“我五岁失声,十九年沉默,只为等待这一刻??不是刺杀帝王,而是教会孩子如何选出更好的帝王。”**
苏沉音笑了,斟茶相敬。
就在此时,守松匆匆而来,手中握着一封加急密报:南疆突发疫病,瘴气蔓延,死者枕藉。地方官隐瞒不报,反封锁道路,致使灾情恶化。
苏沉音立刻召集柳念归、林婉儿、归言三人议事。
“不能再等朝廷反应。”她说,“我们必须自行组织医队前往。”
林婉儿挺身而出:“我去。母亲曾教我苗医,我能辨毒草、制解药。”
柳念归紧随其后:“我带民兵护送,确保药材运输。”
归言默默写下:“我也去。我可以记录疫情,撰写防治手册,让后人不再重蹈覆辙。”
苏沉音看着三人,心中涌起暖流。她终于懂得裴照当年为何甘愿背负骂名、布局一生??因为他相信,只要种下正确的信念,终会有人接过火炬,穿越风雨,照亮黑暗。
七日后,一支由医师、学生、士兵组成的百人队伍悄然南下。他们没有旌旗,没有官衔,只有臂上佩戴的徽章??一枚燃烧的书卷,下方镌刻四字:
**薪火相传**。
三个月后,疫病平息。民间流传一首新歌:
>“黑莲不渡众生苦,
>只引光明照幽谷。
>不见旧圣母垂泪,
>但闻新少年读书。”
秋风吹过西山,朝阳图静静悬挂在书房墙上。四人身影沐浴霞光,仿佛从未离去。
苏沉音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孩子们奔跑的身影,轻声说道:
“我不是圣母,也不再是救世主。我只是个点燃火把的人。而你们,才是真正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