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燕东园24号楼前没有枣树(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要问北大那一个园子最出名,其实,苏亦也说不上来,因为都挺出名的。

然而,要问哪一个园子建造之初最为奢华的话,那肯定非燕东园莫属。

因为燕东园建造之初就是为用来给燕大的教授们当宿舍楼用的。而,当初燕大的教授基本都是从外国聘请过来的,所以,燕东园的建筑采用了西式郊区的别墅风格。

啥叫西式郊区别墅风格?

就是一两层都不算太高的小洋楼,然后带着小院子的那种。

小楼样式各不相同,却又合理美观,充满了设计感。因此一度成为清华建筑系学生的写生的理想场所。

而且,所有小楼都是砖木结构,冬暖夏凉,更加奢华的是这些小楼建筑用的木材全是红松。据说,还是从千里之外的非礼宾运运来的,这些都是质量上佳的红松木材。就算是后世,这些木材从中间劈开了,木心依旧鲜红如血,可想而知,这些红松有多珍贵。

燕东园的小楼大部分都是1927年建成的,到了78年,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而,五十年代院系大合并的时候,北大搬到燕园,能够入住燕东园的都是建国前成就非凡的大学者。

当然,相比较燕南园的知名度,燕东园还是弱了一些,之所以弱,不是入住燕东园的学者学术水平弱,而是,北大的领导们大部分都喜欢入住燕南园。

这主要跟两个园子的位置有关系,燕南园在燕园里面,而燕东园则在燕园外面。

燕东园位于北大东门以东、清华西门以西的中间地带。北大燕园主体部分中间被中关村大街隔开,到了八十年代,中关村大街拓宽以后,南北畅通,燕东园和北大之间被分割就更加明显了。

前世,苏亦去燕东园的时候,这里面已经大变样了,除了一些独栋的小楼,还多了好多六层左右的住宅楼,甚至,不小的院子都被拆掉,一些小院子也因为修缮不及时,破破烂烂的,很难像想象这是当初燕大最为奢华的教授楼。

苏亦曾经看过邓云乡的《文化古城旧事》,里面曾经描述:

“由燕东园到燕园东门的一条小路,也是风景极优美……在这条幽静美丽的小路上,有几家泥墙小院的农舍点缀其间……而在这几户农舍的旁边,还有一条浅浅的流水……这一带,完全就是江南水乡风光,夏天由燕东园到燕园的小路两房,还可以看到荷塘……”

这书描述了不少老北京的大学校园,描述燕东园到北大东门之间小路,也被说得极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