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王永兴先生想要我当助教(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遗憾的是,苏亦最终还是没能把国内到海外抄录敦煌文书这些学者的故事讲述完毕。

因为下课的铃声适时响起来了。

上台之前,他觉得一节课45分钟足够他发挥了。然而,等着他真正站在台上给同学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花的时间比他预想的还要多。

因为台下的学生不断地在提问,苏亦的节奏一度被打断,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拖堂。

他甚至来不及讲述藏学家于道泉跟敦煌文书的故事。

不过于道泉跟之前提到的学者不太一样,他并没有抄录敦煌文书,而是把一部关于敦煌文书专着《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带回国,这本书直到八十年代才被翻译出版。

不过有意思的是,苏亦的这节分享课讲到最后,还是学生主动拖堂,强烈要求他继续讲述。因为这是中午最后一节课,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课堂。

最终还是王永兴出面制止,“同学们不要着急,你们的小师兄未来还会在我的课堂上出现,有的是时间给你们讲述这段历史。所以,都散了吧,都中午了,大家都该饿了,再晚,估计食堂连馒头都没有了。”

苏亦也说,“大家感兴趣的话,以后咱们再交流,王老师说的对,咱们不急一时,未来机会多多。”

得到肯定的答复,大家还依依不舍地散去。

然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散去,很快,就有学生把王永兴给围住了。

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尤其是敦煌学这种热门课程,同学们心中的疑惑太多,因为王永兴给他们开启了一扇探索敦煌学的知识大门,这里面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引发同学们的美好遐想。

让苏亦意外的是,不仅有人围住王永兴提问,他也被人围住了。

而且还是以女生为主,他还没走出阶梯教室就被四五个女生围住了。

其中,还有苏亦的熟人。

“黄莺歌,你怎么在这里啊?”

没有错,77级的黄莺歌也在现场。

这个时候,苏亦才反应过来,好像敦煌学这门课,77-78这两级学生都在上,因为这门课,是新课程,王永兴没来之前,根本就没人开。

黄莺歌说,“小师兄,你怎么能这样啊,你进门的时候,我跟你打招呼呢,结果,一转眼就把我给忘记了。”

苏亦说,“我忘了谁也没忘不了学姐你啊,我是问,你不去吃饭,跟同学们围着我干什么。”

其实,他来上课的时候,还真没注意到这姑娘给他打招呼。

因为,从他刚进入教室开始就不断地有学生喊他小师兄,苏亦光顾着点头就够累,哪里还能把注意力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但当着女生的面,这些话肯定是不能说的。

黄莺歌也被他的反问,分散了注意力,“当然,是有问题要问小师兄你了。”

“啥问题?”

“小师兄,你之前在课堂上不是给我们推荐胡适先生关于禅宗史的文章吗?我们想知道具体的论文题目,这样去借阅的时候,也方便一些。”

苏亦恍然,“对于胡适禅宗史的文献资料而言,胡适先生原本想撰写一本《中国禅宗史》,但最终没有完成。胡适的禅宗史研究,大多集中于其诸多禅学着述及演讲,也有少部分散见于其他着作中。”

胡适为什么没写成禅宗史,主要是跟他身份太多太过忙碌专注学术时间少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