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货币贬值(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十六章:货币贬值(第1/2页)
7月是盛夏,人的尸体容易发臭。
牛角镇集市大街的当务之急是处理中日双方战死的尸体,熊本师团2万余具,牛角镇5700余具,火化来不及,焚尸气味又难闻,污染空气。
镇长刘悟透建议在罗织塔附近荒地上赶紧分类挖坑直接掩埋,不用棺材,不用辨认,再在上面栽树,也不用立碑。日军尸体埋葬区栽上成片的桑葚树,取名叫扶桑林。中方尸体埋葬区栽上成片的银杏树,取名叫银杏林。
牛角镇的幸存者们都同意。
立即行动!1940年7月10日上午9点开始,在铁匠的带领下,所有未受伤的男女老少立即行动,街头巷尾抬尸体的,河道捞尸的,捡残肢的,挖坑的,掩埋的,栽树的,修剪树苗的,浇水的。
瓦罐码头的钢梁桥已被炸断37米的缺口,北岸的中日双方尸体只能用木船运送过河至南岸罗织塔附近。
巴东牛角镇三战日军皆胜,北岸操持扁担铁锹菜刀的30万巴东县乡亲们士气高涨,信心百倍,都想趁胜沿河顺流而下,一举去收复宜昌城,但被铁匠刘悟透阻止。
“宜昌城集结驻扎日军精锐部队有15万人,核心战略目标是陪都重庆,而且30万赤手空拳的巴东人民沿河顺流到达牵马岭,想进攻收复宜昌城,还必须先渡过2000米宽的长江,凶多吉少。凭借巴东群山幽谷的险峻,防御坚守,我们还有胜算,如果主动长途奔袭去攻打宜昌城,必败无疑!”刘悟透在北岸向前来支援的巴东父老乡亲大声分析讲道理。
实践已证明:铁匠刘悟透不仅是牛角镇的灵魂人物,而且还是整个巴东县的主心骨,不仅是极善经营企业的首富,而且还是精通调兵遣将的元帅。
北岸聚集的巴东乡亲父老们都非常相信铁匠的分析,恢复理智,就立即打消了趁胜去收复宜昌城的念头。
“谢谢巴东父老乡亲们的及时支援,我代表牛角镇感激不尽!”铁匠弯腰三鞠躬感谢各位。
北岸的杨业和30万乡亲们也知道深山里粮食宝贵稀缺,远望对岸集市大街的残垣断壁和尸横遍野,甚是凄凉,都不愿再麻烦血战惨胜的牛角镇人民,淳朴的巴东乡亲们都在7月10日上午喝了几口山泉水解渴,就饿着肚子各自回去。
北岸的刘悟透送走了巴东父老乡亲们后,又匆忙乘坐运尸船过河来到南岸罗织塔附近,指挥埋尸。
一亩等于666平方米,每亩挖50个坑,一个坑宽1.5米长1.5米深2米。
日军埋葬区一个坑埋5人,不作识别标记,一个坑掩埋后,上面栽上一棵桑葚树。
中方埋葬区一个坑埋1人,作好识别标记,一个坑掩埋后,上面栽上一棵银杏树。
盛夏季节,蚊蝇猖獗,尸体不能隔夜,不然容易滋生瘟疫疾病。
傍晚,罗织塔附近篝火通明,浓烟熏蚊,忙碌施工,以身作则的刘悟透要求全民昼夜行动,必须在11日凌晨一点之前,所有尸体要入土为安。
见多识广的铁匠科学计算过人类尸体发臭时间:7月9日下午5点至9点半哭河保卫战战死的人员尸体,在牛角镇深山21摄氏度至27摄氏度的盛夏气温下,至7月11日凌晨一点,就搁置近30个小时。30个小时后,尸体就会明显发臭,就必须抢在发臭前入土为安,避免瘟疫。
刘悟透向众人解释尸体为何要尽快埋下的主要原因,众人理解相信,就通宵达旦加紧处理近2.6余具战死尸体。
1940年7月11日凌晨三点,2.6万余具尸体全部入土为安,罗织塔附近,一片占地230亩的扶桑林和一片占地200亩的银杏林一夜之间冒出。
清晨六点,连续疲劳埋尸载树十几个小时的幸存居民们都到达身体的极限,纷纷在荒野倒地沉睡,不管蚊虫叮咬。
到11日下午傍晚5点左右,幸存的集市大街居民苏醒,各自回残垣断壁的家中。
现在,摆在牛角镇集市大街面前最大的问题不是战后家园重建,而是宜昌日军会不会第四次大规模入侵牛角镇?
再来一个第四次,筋疲力尽的废墟牛角镇必败无疑!只能分散躲入群山峻岭中荒野生存,现在重建家园就毫无意义。幸存居民们也提心吊胆,难以安眠。
三巨头刘悟透王猛管仲也在集体讨论考虑‘日军第四次入侵牛角镇’这个心理恐惧问题。
深谙人性之道的铁匠从目前现况推理:宜昌日军大本营三次想走哭河小路侧翼进攻重庆黔北区都惨败收场,加上刘裕的勇猛和八路军的善战!日军也应该意识到重庆老蒋已经在哭河小路布置重兵猛将把守甚至埋伏,况且日军想在哭河群山峡谷间进行大部队行军,道路崎岖,耗时太长,很容易被伏击,宜昌日军现在应该放弃了小路突袭重庆!
关注国际时局的铁匠又根据无线电广播电台和报纸上的国际时政新闻综合分析定调:宜昌日军三年之内不会有第四次百人规模以上的入侵牛角镇行动。
四条国际时政新闻促成了刘悟透的判断。
1.1939年5月至9月,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惨败,装甲武器和弹药燃料在苏军面前表现出很单薄节约。
2.日本开始在美国大量购买废铁废钢。
3.日本想巴结沙特国王。
4.日本海陆空三军开始向资源丰富的太平洋东南亚地区大规模预备集结。
熟悉工业制造领域的刘悟透分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本土资源匮乏的日军全面侵华最想得到的资源是石油和钢铁,而不是煤炭;在地域广阔的中国,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日军连续经历数次百万军队大会战后,也人马筋疲力尽,燃料捉衿见肘,却没得到最想要的石油和钢铁,中国目前不产原油,铁矿开采也不成熟;中国地广人多,高山纵横,日军想彻底征服,起码十年,会耗垮日本经济,只好另辟蹊径,放眼东南亚。
针对牛角镇集市大街现在的最大心理顾虑,11日傍晚6点整,准备安抚民生的镇长刘悟透在修理好的五个街头大喇叭里广播:“我刘悟透用自己脑袋向各位乡亲担保:日军三年之内不会再入侵群山险峻道路崎岖的牛角镇,侵华日军十年之内必败!因为本土资源匮乏的他们在中国得不到石油和钢铁,却得到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英勇反抗!宜昌日军也感觉到国军和八路军已经在哭河小路布置重兵猛将把守或埋伏。从明天起,重建家园是我们牛角镇的最重要大事,取消戒严备战。三战皆胜的牛角镇人民根本不需要分散躲进山洞荒野生存,光明磊落大摇大摆的生活才是宜昌日军最害怕的!记住,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中国的土地,中国人害怕什么?”
虽然铁匠用自己人头担保有点夸张冲动,但幸存的集市大街居民还是感觉他的分析言之有理,长期提心吊胆地活着,不如光明正大来一个痛快!
第四次来就来吧!没什么可怕的!
大家的心理包袱终于卸下,今晚安稳睡一个好觉,此刻,街坊邻居们才发现53岁的铁匠刘悟透已经成为牛角镇的精神支柱,他的分析合乎情理本质,往往所预料的事最后都成真。
牛角镇集市大街今晚也没派兵放哨警戒设防。
第二天早晨,风和日丽,喜鹊唧唧在柳树枝头鸣叫,吵醒了废墟中的牛角镇集市大街,活下来的人不再忧伤,不再顾虑,也没有举行亲人的追悼会葬礼仪式,没有修复碉堡练兵备战,没有传播瘟疫的熏鼻尸臭,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后遗症。
这是新的一天,在废墟上,用勤劳双手抓紧重建家园的第一天。
水泥厂复工,学校开学,米店开张,警察局办案,姑娘河边洗衣,妈妈菜园浇水,爸爸池塘挖藕,哥哥清理瓦砾,嫂嫂烧火做饭。石匠砌墙,木工刨梁,屠夫卖肉,医生看病,孩子上学。
有河水与山泉解渴;有苞谷和红薯充饥;有木屋与石洞住人;有竹筏和帆船过渡;有国军与八路军震慑;有钢铁和水泥修桥;有麻布与棉纱织衣,更有一颗坦荡面对的心。
能活下来就很不容易!知足常乐!每个人面带笑容地忙碌新的一天,充满了希望,仿佛忘记了三天前发生过什么血战。
人是牛角镇的根本。人口急剧减少的集市大街现在只有5100人左右,需要大量人口填补,家园重建需要大量劳动者。
现在,战后的牛角镇,辛勤劳动者都缺衣少食,何况沿街乞讨的流浪汉。牛角镇新任警长包拯带领剩下的持枪警察把牛角镇幸存的二三百名男女流浪汉全部驱赶集中在瓦罐码头台阶上,强制要求他们下河清洗全身,从此洗心革面成为劳动大众。
“现在,正常人家都缺衣少食,牛角镇又急缺建筑杂工和荒地除草工,从今天起,乞讨违法!必须劳动!你们不去劳动,只能饿死!”
在第三次的哭河保卫战中,流浪汉也被炸死打死不少,幸存下来的也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战后人人都很穷,哪有多余粮食施舍乞丐?
1940年下半年,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份大部分地区都被日军占领,大量难民逃往陪都重庆和四川省避难,巴东牛角镇三战日军皆胜,鄂湘豫苏的逃难难民也闻名逃至牛角镇。
11月份,牛角镇集市大街一下子来了七八千人难民,马上被安排到劳动岗位。
人口迅速恢复,吃喝住行和发工资急需解决,于是又出一个极大难题:缺钱。
陪都重庆国民政府此时也穷得叮当响,牛角镇第三次决战日军取得如此重大胜利,损失极其惨重,竟然没派人送来抚恤金和慰劳费。
刘悟透无线电向重庆的三儿刘裕咨询:牛角镇家园重建急需资金,重庆当局为什么这次没有派人送抚恤金和慰劳费?
刘裕回电:重庆当局滥印滥发法币当作军饷,法币贬值太快,桂军也穷匮至极,叫苦连天,民国中央财政即将崩溃,又准备滥发国债卷挽救,美其名曰‘抗日救国债’。
精通金融理财的企业家刘悟透这才醒悟:滥印滥发法币造成重庆当局的中央财政即将崩溃。
1935年,为整顿中国市面流通的货币五花八门,且都是贵金属硬币,尤其是含银量较高的大洋,容易被外国商人黑市套走,中国南京民国政府就发行纸质法币,并宣传标榜法币就是中华民国唯一合法的纸币,各种币值的纸质法币上的人物图像都是孙中山先生。
中华民国唯一合法的纸质货币叫法币,国家宪法法律规定使用的货币才叫法币。
即使是国家宪法法律规定使用的货币,即使法币上印着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但经商多年的刘悟透早就看透在军阀割据各自为政的乱世中国,什么叫国家宪法和合法?
法币的法由谁来定义?
铁匠早就看透法币和国债卷只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商勾结的敛财工具,东北张作霖曾经也自主发行过本地纸币,山西阎锡山也发行过,现在云南的龙云也在发行自己的纸币。如果纸币印刷发行权掌握在军政首脑手上,想借此凑集军饷和军火购置费,无论是地方或中央,都只是一种维持军事统治的经济武器,缺乏民间独立机构的监管和雄厚经济基础的支撑。
走南闯北做生意跑业务的铁匠早已识破法币的本质。
复辟称帝的袁世凯还是为中国做了一件大好事:百日称帝期间,发行近亿枚含银量较高的金属货币‘大洋’,俗称袁大头,至今二三十年仍是中国国内最保值的流通货币。
刘悟透的淬火公司从1912年元旦创办开始就一直不储备任何中国纸币和中国债卷,始终以大洋白银美元英镑四种国内外货币为主要储备货币。淬火公司旗下工厂店铺的多年交易很少使用中国的各种纸币,基本是袁大头和美元。
现在法币贬值越来越快。1936年,《中美白银协定》签订,中央官方规定法币100元等于美元30元,当年100元法币可以在重庆购买四千斤精选大米。1940年5月,100元法币在重庆可以购买二千斤精选大米,但到当年10月份,100元法币在重庆只能购买三百六十斤精选大米。
1940年5月后,国民政府停止维持法币官方规定兑换外汇汇率,导致外汇黑市兴起,法币价值随市场供需急剧下跌。
通过多方信息打听,综合分析后,刘悟透断定1940年5月将是中国法币断崖式贬值的起点,而中国大部分地区信息交流缓慢迟滞,国统区落后地方的物价根本跟不上法币的贬值速度;中国绝大部分人都不懂货币汇率通货膨胀金融知识。
巴东地区信息闭塞,法币断崖式贬值,这将是手中持有法币的牛角镇老百姓的一场灾难。战后的牛角镇人民本来就穷困潦倒,如果手中持有的法币财富迅速贬值,就苦不堪言。
“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可真苦!既要对付入侵战争,又要提防货币贬值!”铁匠深夜惊醒翻身,对枕边人一袋米感叹。
刘悟透向妻子述说内心痛苦:“1895中日战争后,大清朝廷赔款二亿白银,老百姓节衣缩食十几年交税还债,紫禁城八旗王爷们却将自家金条银圆存入驻华外国银行里;现在国民党当局滥发法币,老百姓财富一夜被掏空,饿殍遍野,四大家族的买办生意却依然财源滚滚,生活依旧奢侈光艳。为何吃亏的总是中国老百姓!”
发妻一袋米也感到事态严重,法币抛得越快,持有者的财富损失就越小,牛角镇必须有一个吹哨人,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11月底一天傍晚,身在深山牛角镇的铁匠突然在集市大街大喇叭里大喊:“各位乡亲,我刘悟透用自己的脑袋担保:从今年现在起,滥印滥发的中国法币将出现断崖式贬值,十年之内将一文不值。今年11月底,10元法币可以在重庆购买到一斤猪肉,12月底就只能购买到一斤大米,明年1月初在重庆就只能购买到一斤白萝卜,所以郑重请求大家一定要在1941年1月1日元旦之前,把手中持有的所有法币速去外地全部消费购买物资花掉,或兑换成袁大头,含银量较高的袁大头最保值,越快越好!从1941年元旦起,牛角镇境内严厉禁止使用纸质法币!违令者逮捕坐牢!”
但凡是铁匠用自己脑袋担保的重要决策,绝对是刘悟透综合分析深思熟虑后,才胸有成竹发布的,牛角镇人民都深信不疑。从今年7月中旬到11月底,宜昌日军再没有派遣一兵一卒入侵牛角镇,甚至没有封锁哭河的入江口牵马岭,足以证明铁匠料事如神。
1940年12月1日大清早,手中持有法币的牛角镇人民们纷纷水陆并进,赶赴外地加急消费购买粮食/农具/木材/废铁/盖房材料,或直接高价兑换成袁大头。
杨业和30万巴东乡亲父老们在7月9日的熊本师团决战中帮过大忙,铁匠刘悟透在12月1日上午给巴东县城的县长杨业发无线电报:滥印滥发的法币将断崖式贬值,赶快在巴东县境内发令要求持有法币的巴东老百姓去周边城市购买物资用光法币,或兑换成袁大头,及时止损;1941年1月1日元旦之前,在巴东境内严厉禁止使用法币。
刘悟透苦口婆心的意思就是要求杨业彻底做空抛弃法币。
法币是国家宪法法律规定使用的货币,是中央规定的唯一合法纸币!岂能越权擅自做主禁止使用?优柔寡断的杨业权衡利弊,最终没有听从刘悟透的电报建议,巴东县城的驻防国军的军饷和公务员工资都是重庆送来的法币,如果做空抛弃法币,岂不明显是反中央政府?明显是对抗蒋委员长?
杨业没有电报回复牛角镇的刘悟透。
铁匠也无可奈何,听天由命,杀伐果断的他也只能保护牛角镇一方人民的财富。
现在,牛角镇家园重建的劳动力人口足够了,但严重缺乏资金运作。
善于理财的铁匠决定双手同时出击来解决:1.无线电报向美国加州的二儿刘秀借款7万美元;2.在牛角镇实行精兵简政。
二儿刘秀在美国加州已经独立创办一家主要制造生产大型船舶救生艇的造船厂,工厂起名也叫‘淬火公司’,生意红火,而且他已经和美国西海岸的钢铁巨头文森特之女结婚,并生下孩子,在美国基本站稳了脚跟。
美国加州开厂的刘秀手头最宽裕,香港经商的刘邦勉强自保,重庆军界的刘裕只有威望,加州大学刚毕业的二个女儿还是实习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