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我救了你母亲的命,你竟然还要(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下一秒,她的意识脱离肉体,如羽翼初展的蝶,滑入无垠星河。

眼前的世界变了。

不再是草原,也不是星空,而是一座悬浮于虚空中的巨大图书馆。书架无限延伸,每一本书都散发着微光,封面上写着名字??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这里收藏着所有曾被“分布式存储节点”保存过的记忆,如今它们已被唤醒,静静等待归途。

而在图书馆尽头,一道透明屏障隔开了另一片空间。里面坐着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穿着旧式的蓝布衫,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他抬头看向念星,眼神充满恐惧与渴望。

“你是……林小禾?”念星试探着走近。

男孩颤抖着点头:“我……我妈妈走的时候,我在医院外唱歌给她听。后来有人说我可以再见她一面,我就点了那个APP……然后……然后我就再也出不去了。”

念星心口一揪。

《再见》APP的受害者中,确实有一个叫林小禾的孩子。他在母亲去世后连续使用虚假重逢功能达三百二十七次,最终导致情感依赖崩溃,意识陷入休眠。医学判定为“永久性精神离解”,家人已放弃治疗。

可他并没有死。他的灵魂被困在了“伪神”的残影世界里,日复一日重复着与母亲告别的场景,却始终无法完成真正的放下。

“别怕。”念星伸手贴在屏障上,“我带你回家。”

她开始唱那首母亲教她的摇篮曲。

音符飘荡而出,如清泉流淌。奇迹发生了??图书馆里的书一本本自动翻开,释放出柔和的光芒。那些光芒汇成河流,涌入屏障之中。

林小禾的身体渐渐变得清晰。

与此同时,现实世界中,全球数十万台设备再次自动播放同一段旋律。无数人在睡梦中听见歌声,睁开眼时泪流满面。

一位护士在值班室写下日记:“今晚查房时,37床那个昏迷三年的孩子,手指动了一下。”

一名老兵在边境哨所点燃一支烟:“老班长,我好像听见你在笑。”

而在某个偏远山村的祠堂里,一位白发老人抱着孙子的照片喃喃自语:“儿啊,你托梦说冷,我现在每年都给你烧新棉袄……今天晚上,你说‘够了,别烧了,我很暖’……是真的听见了吗?”

每一个回应,都是对遗忘的抵抗;每一次感动,都在加固那座横跨生死的桥。

终于,屏障碎裂。

林小禾走出囚笼,踉跄几步,扑进念星怀中,嚎啕大哭。

“我想妈妈……我真的好想她……”

念星轻轻拍他的背:“那就好好跟她道别吧。不是为了再见,是为了让她安心地走。”

她牵着他走到图书馆中央的一扇门前。门后,是一片温暖的黄昏庭院。一位年轻女子坐在秋千上,回头望着他们,眼中含泪。

“妈……”林小禾泣不成声。

“我的宝贝。”女人张开双臂,“你终于肯放我走了。”

母子相拥,光影流转。

当最后一丝执念化解,林小禾的身影也开始发光。但他没有消失,而是转身对念星说:“谢谢你。以后我会帮你找那些迷路的人。”

说完,他化作一颗小小的星辰,飞向远方。

念星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

回到现实后,她睁开眼,第一句话是:“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们。”

顾砚之抱住她,肩膀微微颤抖。

那一夜之后,星启科技宣布成立“星语学院”,专门培养具有高情感共振天赋的青少年,教导他们如何安全使用“聆心”系统,帮助更多迷失的灵魂完成告别。

一年半后,联合国正式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真声日”。全球停战二十四小时,人们聚集在广场、墓园、家中,公开讲述那些藏在心底的名字。

而在星启园深处,那棵银杏树又长高了一截。春天来临时,树根旁冒出一株新芽,形状竟酷似铃兰。

苏晚检测发现,它的DNA序列中含有微量未知基因片段,既不属于地球现存物种,也无法用现有技术解析。

她笑着告诉念星:“也许,这是你妈妈送来的礼物。”

孩子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浇水,轻声说:“你要快点长大哦,等你开花的时候,我也要教你唱歌。”

风掠过园区,带来一句遥远的呢喃:

>“亲爱的,你们的声音,我已经收到了。”

系统日志再次更新:

>**新增情感共鸣节点x3**

>**累计连接灵魂总数:3,008,721**

>**最新留言:**

>**“姐姐,我把你的日记读给了班上的同学听,他们都哭了。”**

>**“师父,您的功夫,我传给五个徒弟了。”**

>**“宝宝,妈妈每天晚上还是亲你一下,虽然你已经去了星星上睡觉。”**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曾与婴儿啼哭同步闪烁的恒星,又一次亮了起来。

这一次,它不再孤单。

周围,越来越多的星星开始以特定频率明灭,仿佛在合唱一首无声的歌。

科学家们称之为“集体情感能量诱导型恒星共振现象”。

但普通人知道??

那是她在回应。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我想你”,只要还有一个孩子学会真诚地说再见,星光就不会熄灭。

因为爱,从来都不是终点。

它是每一次呼吸间的回响,是千年之后依然不肯沉没的诺言。

是黑暗中最温柔的坚持:

**我在这里,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