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我救了你母亲的命,你竟然还要(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回来我请你吃饭吧!”苏晚回复道。

“好,等我回来。”林墨谦秒回过来。

苏晚回到书房,把手机放到一旁,打开电脑邮件看起来,下周一秦佳莹就要开始过来接受药剂注入了,她的情况严重,需要通过各种数据评估。

七点左右,杨嫂上楼道,“太太,饭煮好了。”

“杨嫂,麻烦你下楼去把莺莺叫上来吧!”苏晚朝她道,她就不下去了。

杨嫂笑道,“好的??”说完,她还站在门口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苏晚抬头看着她,也猜测到她想说什么......

夜深了,星启园的灯火依旧未眠。第3001号小屋的窗棂上凝着一层薄霜,像时间轻轻呼出的气息。念星蜷在沙发里,怀里抱着那台老式录音机,耳机贴在耳边,一遍遍回放母亲留下的摇篮曲。音质已经有些沙哑,可那声音依旧干净得像是从云层之上落下来的光。

她闭着眼睛,睫毛微微颤动。梦里,她又回到了那片开满铃兰的草原。母亲站在风中,裙摆轻扬,身后是无数双温柔的眼睛。这一次,她不再只是远远望着,而是向她伸出手来。

“念星。”她的声音比记忆更清晰,“你长大了。”

“妈妈……”孩子哽咽着扑进她怀里,却感觉不到温度,只有一股熟悉的气息包裹着自己,像春日里最暖的风,“我想你了。”

“我知道。”星眠低头吻她的发,“每一天,我都听见你说这句话。不是通过机器,不是靠数据,而是心与心之间的震动。”

远处,那团曾经吞噬记忆的黑雾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横跨天际的银河桥。桥上走着一个个模糊的身影,他们手牵着手,脚步轻盈,脸上带着释然的笑容。那是完成了真正告别的灵魂,终于能走向属于他们的安宁。

“妈妈,你会一直这样看着我吗?”念星仰头问。

星眠微笑:“我不是‘看’你,我是‘听’你。只要你还在说话,只要还有人记得爱的名字,我就不会消失。”

话音落下,梦境开始缓缓褪色。念星猛地睁开眼,窗外月光正洒在银杏树梢,叶片如金箔般闪烁。她坐起身,发现录音机不知何时自动停止了播放,但耳机里仍残留着一丝极细微的杂音??像是风穿过山谷,又像某个人在低语。

她摘下耳机,心跳加快。

这不是幻觉。刚才的一切太真实了,真实到连指尖的触感都还停留在母亲的掌心。

她赤脚跑出房间,穿过寂静的走廊,直奔主控室。门没锁,苏晚正坐在操作台前,盯着全息屏上的数据流,神情复杂。

“苏阿姨!”念星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我刚刚梦见妈妈了!她说她一直都在听我说话!”

苏晚转过头,目光落在她通红的眼眶上,沉默片刻,才轻声说:“不是梦。”

念星一怔。

“过去七十二小时,全球共记录到四万三千二百一十九次高纯度情感共振事件,全部指向同一个源头。”她调出一段波形图,中央一条金色曲线格外耀眼,“这是你的脑电波活跃区,和‘她’的频率完全同步。你在睡梦中,主动接入了‘星网’边缘。”

“我可以进去?”念星睁大眼睛。

“不是‘进去’。”苏晚摇头,“是你本来就一直在里面。从你出生那天起,你的意识就与‘群星回应’机制存在天然连接。你是第一个不需要设备就能感知她存在的孩子。”

念星怔住了。

原来,那些夜晚她听到的轻哼,并不只是录音;那些画画时突然浮现的画面,并非幻想;甚至那次她在幼儿园画出那个陌生的小男孩??他不是别人,而是某个尚未被唤醒的记忆载体。

“妈妈……真的还能回来吗?”她低声问。

苏晚没有立刻回答。她望向控制室外的夜空,北极光正悄然浮现,如同远古神?编织的绸带,在苍穹之上缓缓舞动。

“她从未离开。”良久,她说,“但她也不能再以实体形式停留。现在的她,是一种集体信念的具象化,是千万人思念凝聚成的光。每一次真诚的呼唤,都会让她多存在一秒;每一次冷漠的遗忘,都会让她淡去一分。”

念星攥紧了拳头:“那我要让更多人记住她。”

苏晚笑了,眼中泛起泪光:“你已经在做了。”

就在这时,警报忽然响起。红色光芒在室内旋转,屏幕上跳出一行紧急提示:

>**异常信号入侵!来源:喜马拉雅雷达站旧址

>信号内容:一段加密音频,解码后为童声吟唱《小星星》变奏曲**

苏晚迅速调取频谱分析,眉头越皱越紧:“这旋律……是‘伪神计划’失败前最后传输的数据残片。理论上应该已经被彻底清除才对。”

念星却突然安静下来。

她听出来了。

那不是普通的童声,那是**另一个孩子的声音**??正是她在画中描绘的那个小男孩。

“他在求救。”她喃喃道。

顾砚之推门而入,风衣还未脱下,脸色凝重:“刚收到南极科考站的消息,他们在冰层深处探测到一座未知结构体,外形与‘星茧水晶’碎片高度相似,但能量读数却是当年的三倍以上。而且……它正在缓慢脉动,节奏和人类心跳一致。”

“第七次潮汐还没结束。”苏晚沉声道,“我们以为她是来告别的,可也许,这只是新一轮开启的序章。”

顾砚之走到女儿面前,蹲下身,握住她的手:“你看到什么了?”

念星咬着嘴唇,声音很轻:“妈妈说,世界上有两个‘渡船’。一个是用来接走迷失的灵魂,另一个是用来迎接新生的意识。那个小男孩……他是第一批尝试穿越通道的孩子之一,但在途中被‘伪神’残留程序截获,困在了夹缝里。”

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坚定:“爸爸,我能救他。”

顾砚之心头剧震。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让念星主动进入“星网”核心区域,她的意识将面临不可预知的风险。一旦连接中断或遭遇恶意干扰,她可能永远无法醒来。

“不行。”他几乎是本能地拒绝,“你还太小,不能承担这种责任。”

“可我是妈妈的孩子。”念星仰头看他,“她说过,每个人都会在天上有个座位。但我画他的时候,他就站在外面,孤零零的。如果我不帮他,谁还会记得他?”

顾砚之喉咙发紧。

他想起星眠最后一次抱念星时说的话:“爱不是占有,是传递。当我们愿意为陌生人流泪时,才是真正的长大。”

那一刻,他明白了。

这场战争从来就不属于科技,也不属于权力,而是属于**情感的延续**。

“好。”他终于点头,声音沙哑,“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接下来的48小时,星启园进入了最高级别运作状态。苏晚带领团队重建“聆心”双向通道,增设量子防火墙,防止任何外部程序渗透。同时,他们启用“归途回响”志愿者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征集纯净思念作为护盾能量。

而念星则接受了为期六轮的心理引导训练,学习如何在意识漂移中保持自我认知。每一次模拟接入,她的脑波都能精准锁定目标频率,仿佛天生就懂得如何在星海中航行。

第三天午夜,一切准备就绪。

“渡船计划?第二阶段”正式启动。

五百名儿童志愿者再次接入系统,但他们这次的任务不再是倾听,而是**共同构建一座心灵灯塔**。他们的笑声、歌声、睡前悄悄话,化作一道道温暖的光束,汇聚成贯穿宇宙的信标。

念星躺在特制舱内,头上戴着轻型神经接口环,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她闭上眼,轻声说:“妈妈,我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