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你准备做什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消息传至南疆,士气大振。柳念归率队深入深山,顺藤摸瓜,终在一隐秘洞穴中擒获“莲烬堂”余孽首领??竟是当年影鸦叛逃的副统领贺兰阙。

审讯中,贺兰阙狂笑不止:“裴照错了!仁政只会让弱者贪婪,唯有恐惧才能使人服从!你们以为散播一点知识就能改变千年规矩?看看这些愚民,他们宁愿信巫师也不信你们的药!”

“那你为何失败?”苏沉音冷冷问。

“因为我低估了一个女人敢剖开肚子也要活下去的决心。”他盯着远处帐篷,眼中竟有一瞬动摇,“也低估了一群哑巴、瘸子、寡妇、弃子,竟能组成一支不退的队伍。”

七月十五,中元节。疫区正式解封。

百日奋战,三百余村受惠,两千余人得救,十二名医者殉职。归言将全部病例汇编成《南疆疫录》,附防治方案八十七条,上报朝廷,建议纳入太医院必修课目。

苏沉音则在废墟之上立碑铭志,碑文仅十六字:

**“生于黑暗,不信神谕;

手持微光,亦照万里。”**

回程途中,队伍路过一处荒庙。破败殿中,竟供着一尊黑莲雕像,花瓣漆黑如墨,花心燃着不灭灯火。

林婉儿抱着女儿走近,轻声道:“传说黑莲花开于污浊之地,不染不堕,只为引路。从前人们说我是圣母,要我牺牲自己成全所有人。可现在我才明白,我不是来当救世主的,我只是不想再看着别人白白死去。”

归言蹲下身,在庙墙刻下一行字:**真相不死,薪火不熄。**

柳念归望着远方层叠青山,忽而笑道:“你说,咱们这一趟,到底算不算打赢了?”

苏沉音抚摸臂上徽章,淡淡道:“没有永远的胜利,只有不断的抗争。今天我们守住了一座村寨,明天也许就要面对整个王朝的崩塌。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带着书卷走进瘟疫之地,希望就不曾断绝。”

秋风吹起她的衣袂,宛如当年跃下城楼那一瞬。只是这一次,她不再孤独坠落,而是稳稳站立,身后站着百名青年,手中捧着《公民读本》《新律》《母权论》《疫录摘要》??那是比刀剑更锋利的武器。

回到西山那日,恰逢新生入学典礼。

孩子们列队迎接,齐声诵读《权利誓词》。阳光洒满公明台,婴儿在母亲怀中睁眼看世界。归言走上讲台,写下新一课的主题:**选择。**

“从前,你们的命运由出身决定。”他写道,“今天,你们拥有了选择的权利??选择学识,选择爱人,选择为谁而战,甚至选择何时沉默、何时呐喊。但这权利并非天赐,它是由无数人用痛苦、鲜血与坚持换来的。”

他转身,指向台下坐着的林婉儿母女:“这个孩子,生在一个母亲可以剖腹求生的时代。她将来也会面临选择:是否结婚,是否做官,是否反抗不公。我希望那时的世界,已准备好倾听她的声音。”

掌声雷动。

当晚,四人再次聚于月下。茶香袅袅,棋局未续。

苏沉音望着归言:“下一步,你想去哪儿?”

归言提笔写下:**东海渔村。那里仍有童工采珠,女子溺亡被视为‘海神娶妻’。**

林婉儿笑了:“那我也去。孩子大些了,能带她看看不同的苦难。”

柳念归灌一口酒:“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顺便教渔民怎么组建自治会。”

苏沉音举杯,声音清亮:“敬选择,敬抗争,敬那些不肯低头的人。”

杯盏相碰,月色如银。

而在皇宫深处,萧承安正批阅奏章。一份来自东海的密报引起他的注意:某地官员勾结豪族,强征少女献祭海神,已有三人失踪。他提起朱笔,毫不犹豫批复:

**“着即彻查,涉案者不论身份,一律下狱。另,拟建沿海女子学堂,教授航海、渔业、法律,经费从内帑拨付。”**

搁笔之际,他望向窗外星空,轻声道:“母妃,您看见了吗?这个世界,正在一点点站起来。”

十年后,《新史纪要》记载:

**“自南疆抗疫始,民间自发组织‘行知团’百余支,奔赴边陲、矿区、盐场、船坞,推行教育、医疗、劳工保护。朝廷顺势设立‘社稷巡察司’,专司监督地方吏治与民生疾苦。女子参政比例逐年上升,至景和十二年,民意院女性代表达三成七。**

**史称:民觉之世。”**

又五十年,西山书院立铜像四尊,左起:

**归言,无言而鸣世;

林婉儿,剖腹产新政之光;

柳念归,百战不卸甲;

苏沉音,黑莲不渡,自引光明。**

像前石碑刻稚嫩字迹,据说是某小学生所书:

**“他们不是神仙,也不是皇帝,

但他们让我妈妈也能投票选官。

所以,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风过林梢,书声琅琅。

朝阳图依旧悬挂在墙上,画中四人目光坚定,望向远方。

就像他们从未离开,也永远不会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