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你主攻,我配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沉音却神色冷静:“他没走。他在等一个机会??等朝廷因清洗周党而民怨沸腾,等新任官员无法掌控地方,等边疆动荡、百姓饥荒。那时,他便会打着‘为父伸冤’的旗号,联合残党举兵南下。”
承泽看向她:“你早知道他会来?”
她点头:“周怀安虽败,但其子聪慧狠辣,远胜乃父。我放他一条生路,就是要引蛇出洞。”
承泽震惊:“你故意放走他?”
“不错。”她目光如刃,“真正的乱局,不在朝堂之内,而在江湖之外。周景行已联络江南盐商、北境马匪、西南土司,甚至勾结外邦细作。若不清除干净,日后便是边患不断、内乱频生。”
承泽沉默良久,终是叹道:“所以你辞去兵部尚书,并非厌倦权斗,而是要退居幕后,布这一盘更大的棋。”
她轻轻颔首:“明面上的刀,只能斩已露之敌。我要做的,是斩断根脉。”
承泽凝视她,忽而笑了:“你还是从前那个苏沉音,只不过……现在更可怕了。”
她亦微笑:“可怕也好,可恨也罢,只要能护你周全,我无所畏惧。”
此时,太后悠悠转醒,睁眼见她立于床前,嘴唇微动:“沉音……是你吗?”
苏沉音上前握住她的手:“是我,太后。”
太后眼中含泪:“我……我错怪你了。昨夜昏迷之际,我梦见你父亲……他说,你是苏家最像他的人,宁折不弯,却最懂守护。”
苏沉音心头一酸,低头应道:“父亲教我医术,也教我为人。他说,医者治身,仁者治心,而忠者??当以命护所信之人。”
太后用力握了握她的手:“孩子……我不该怀疑你。承泽能有你,是他的福分。”
承泽站在一旁,眼眶微红。
当晚,钦案司连夜行动,顺藤摸瓜,一举擒获周景行及其党羽四十七人,查获密信百余封,牵扯出八省官员暗中勾结之证据。承泽当机立断,下令全面彻查,凡涉通敌、谋逆者,一律抄家问斩。
与此同时,苏沉音并未现身朝堂,而是悄然前往幽州。
那里,是她的根基之地,也是她真正的力量所在。
幽州军营,铁甲森森,战马嘶鸣。十万精兵列阵校场,见她归来,齐声高呼:“拜见太傅!”
她立于高台之上,玄袍猎猎,目光如电。
“我苏沉音,十年前接掌幽州军时曾立誓:只要我活着一日,幽州便永不陷落,百姓便不受战火侵扰。”
“如今,有人欲挑起内乱,妄图颠覆江山。他们以为我退隐便是软弱,以为朝廷空虚便可乘虚而入。”
她拔剑出鞘,寒光照亮全场。
“今日我宣布??幽州军即刻整备,随时听候调遣!若有叛军胆敢犯境,我必亲率大军,踏平其巢穴!”
将士齐吼:“誓死追随太傅!保家卫国,寸土不让!”
声震云霄,百里可闻。
消息传回京城,百官震骇,原本蠢蠢欲动的残党尽数噤声。就连那些曾非议她“女子干政”的老臣,也不得不承认??此人一出,天下皆惧。
半月后,周景行于午门斩首,余党尽数伏诛。朝廷重振纲纪,新政推行,百姓渐安。
这一日,春阳初升,宫中桃花盛开。
承泽在御花园设宴,仅邀苏沉音一人。
席间酒香氤氲,他执壶为她斟酒,笑道:“你说你要歇一歇,结果半个月跑了三趟边境,写了二十道军令,还亲自审了七十二份密报。这就是你说的‘归隐’?”
她抿唇一笑:“我只是换个方式守护罢了。”
他凝视她许久,忽道:“我想立你为后。”
她手中的杯盏一顿。
“你说什么?”
“我说??”他起身走到她面前,单膝跪地,捧出一枚金册,“苏沉音,朕愿废除祖制,打破‘女子不得为后’之规,立你为皇后,与我共治天下。”
她震惊地看着他:“承泽,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百官反对,宗室暴怒,史书将骂你昏聩,说我妖妃惑主……”
“我知道。”他抬眸,目光炽烈,“可我也知道,这江山若无你,不过是冰冷宫殿;这天下若无你,不过是孤家寡人。我不在乎史书如何写我,我只在乎??你愿不愿与我并肩而立?”
她怔然良久,眼中渐渐泛起水光。
她伸手扶他起身,轻声道:“我不是不想,而是怕。”
“怕什么?”
“怕有一天,我又要在你和儿子之间做选择。”她终于说出埋藏心底多年的话,“当年若不是我坚持让他留在宫外学医,他也不会被人利用,险些成为周怀安刺杀你的工具。我后悔了,承泽。我后悔当初以为远离权力就能保护他。”
承泽神色一柔:“我们的儿子,已经十八岁了。他选择了从军,去了幽州历练。他知道母亲是谁,也知道父亲是谁。他跟我说:‘我要像娘一样,做一把干净的刀,只为守护该守护的人。’”
她猛然抬头,泪水滑落。
“他还说,他不要一个只会牺牲自己的母亲,他要的是??能骄傲地站在父亲身边的娘。”
她终于崩溃,扑进他怀里失声痛哭。
他紧紧抱住她,声音哽咽:“沉音,我们都不再做圣母了。你不退让,我也不辜负。从此以后,风雨由我挡,荣辱与你共。”
春风拂过,桃花纷飞如雨。
她在他怀中轻轻点头:“好。我愿为后,与你共掌山河。”
数月后,紫宸殿前,钟鼓齐鸣。
承泽正式下诏,立苏沉音为皇后,赐号“昭华”,意为“光明照世,德耀天下”。虽朝中仍有反对之声,但在幽州军威慑与新政惠民之下,终无人敢公然抗旨。
大典当日,她凤冠霞帔,步步登阶,走过千名文武大臣面前,目光坦然,神情从容。
没有人再敢称她“女子干政”,因为他们终于明白??这位女子,曾两次救皇帝于绝境,三次平定内乱,执掌兵权而不贪权,功高盖世却主动退隐。
她不是靠宠爱上位,而是以实力赢得天下敬畏。
典礼毕,她与承泽并肩立于城楼,俯瞰京城万家灯火。
他握紧她的手:“累吗?”
她望着远方,嘴角扬起温柔笑意:“累,但值得。”
“那就继续走下去。”他说,“不管多少风雨,我都不会放开你。”
她靠在他肩上,轻声道:“嗯,一起走下去。”
夜风拂面,星河璀璨。
属于他们的故事,的确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