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北大考古VS北大中文(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家之所以,争着要请客,是有原因的。
因为,大家都觉得不应该让马世昌请。
除了马世昌年纪大一点,其他的地方,他都不占优势。
因为他是36年生人,但钱立群都也不小,今年都39了,更加巧合的是,他跟姚华山一样都是1939年1月出生。
一直以来,苏亦都以为钱立群是这届北大年纪最大的研究生,钱立群自己好像也如此认为。
现在才发现并非如此,在场年纪最大的还是马世昌。
这个时候,苏亦才想起来恢复高考之后的78级研究生,不仅没有限制学历,报名年龄也放宽到1935年1月1日(没找到当年的官方文件,只能够以网上的回忆资料参考。),这一切都是体现了党跟国家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策。
然而,马世昌上学晚,他63年才大学毕业,钱立群60年就已经从人大毕业,被分配到贵州安顺卫校当老师。
要论工龄,他比马世昌还要长,就算是吴傅辉年纪也不小,他也是39年出生的,不过是十二月的狮子座,然而,人家59年就从鞍山师院毕业,比马世昌提前工作四年。
在场众人,年纪稍微小一点的就是温汝敏了,然而,这哥们是公务员,当了八年的公务员,级别不算太高,但手头颇为宽裕。
现场最惨的应该就是陈飞了。
陈飞跟温汝敏一样都是46年生人,然而,他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公务员,当过几年小学老师之后,被安排到会城竹场,甚至,他跟别人不太一样,一开始高中毕业之后,根本就没机会读大学,当年考北大考上了却某些原因卡死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对北大有执念,考研也要选择北大。
也估计是这个原因,他才选择的法律系。
陈飞的话不多,也没有跟这些老大哥抢着请客,只是安静地坐在旁边帮忙摆弄餐盒,擦拭座椅,倒是把这些辅助工作消无声息地的给干完了。
唯一没有心理压力的就是苏亦。
他跟这些老大哥都不一样。
他是初中一毕业就直接考研。是以同等学力报考。
他啥都没有没有工作没有工资,现在都是靠父母养着。
说到同等学力,后世被称为公知的陈丹青更牛,网上流传一个段子。
1966年小学毕业的陈丹青,1978年已是着名知青画家。他报考中央美院研究生,报名时学历填写“小学”。
工作人员要他改为“同等学历”。
这位爷还不愿意,直接说,“我不具备同等学历,学历就是小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