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无奈之举(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1940年的冬天,李志坚的主要精力都是在安顿移民上。

战争的损害,不光在子弹炮弹或者刺刀的杀伤,更多的在于对更多的人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毁灭,因而造成的更多的人在饥饿和贫困中默默无闻的死去。

普通人的命运被卷入国家民族的大命运中,国家命运衰微,大多数个人就会遭遇到更多的不幸。

山西最大的招牌就是超越别的地方的经济民生,这比任何的口号和号召都有说明力。

哪里过的好,人们自然会用脚来投票。

三民主义中包含民主,民族,民生,民主是个舶来词,在五四运动时称为德先生,这个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用过的政治手段,在民国以来的上位者,用的是战战兢兢,百姓们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谓。

民族的口号所有势力都在喊。

唯有民生,这种百姓能实实在在看到、感受到的东西,上位者用心可以运到的事,国内喊的少,大多数势力能做到的更少。

有些地方,已经将税收到了后面的几十年。不光是地方军阀们,就是中央政府,这一点做的也很一般。从民国初建,到现在民国二十九年,做的可以称之为好,让民众真正分享到红利的也只有奉系老大帅和山西阎锡山。

就是当下东北被日本人所占,但是百姓说起来还有不少感念张大帅之恩。

所以,在现在,民生是山西不用言之于表的最大政治标签。

李志坚必须维护好山西的这块招牌,在阎锡山已经准备上桌博弈之时,这个就更加重要。阎锡山自是也清楚这背后的意义,所以给李志坚拨来为数不算少的资金。

李志坚的几个安排,迅速将晋东南移民的生活和内心安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