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无奈之举(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移民们的要求不多,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就可以。

垦荒费时费力,从黄泛区过来的这些移民根本等不及,即使明年开春就全力着手开荒,一年最多不过几十万亩,对于这么多移民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况且这些移民还能等这么长时间吗?

光靠救助,根本无力养活这些人。

李志坚只能从别的方向想办法。最后不得已,还得从本地储量最大的煤上着手。

李志坚也知道,晋东南基本没有工业基础,只有一些小作坊,耗能最大的也就一个长治兵工厂,即使新建一个炼钢厂,但是这也用不了太多的煤炭。

李志坚还是义无反顾的四处开花建煤矿,也是没有办法,不这样做,根本解决不了太多移民的生活问题,最起码一个上工的岗位,会让一个家庭安定下来。

虽然现在的煤矿危险,可是让人总比饿死强,一旦一个地区有人富足,而另外一部分人面临饿死的境况,那么这个地区绝对难以太平安宁。

不过这么做也有个好处,至少冬季所有家庭的用煤问题解决。建矿时采出来的露头煤,也作为薪酬发放给移民们,解决了他们的冬季取暖需求,有些周围县城的住户,也开始向本地的这些煤矿开始购煤,多少开始产生一点收益。

新钢铁厂建在平顺县,这里有周围最好的铁矿区,距离长治县也不远。

随着新钢铁厂的设备陆续运达,钢铁厂也就运作了起来,战争时期,只能一切从简,有什么条件先上。

平顺钢铁厂的设备也是借鉴了在阳泉时建的低矮高炉的经验,普遍建的比较矮小,钢铁厂的很多车间也是效仿的长治兵工厂,都是挖山而建,大多数人在山洞里生产。

钢铁厂的高炉烟囱排出的烟柱,和家用烟囱的规模完全不相同,根本瞒不过日军的飞机的侦察,所以只能提前做好防空准备。

现在被日军的飞机所逼迫,重工业企业没有办法,都选择了进入山里面,做起了山洞中人。并且想要进山洞,设备就必然不能大。

虽然这些炉子炼出来的铁质不如大型高炉的质量,人力需求也多,资源浪费大一点,但是在现在都不是问题,李志坚巴不得能多安排几个移民进去,多用一些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