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博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奇瑜,这位原本任职于延绥的巡抚,凭借着自己在地方上的政绩和一定的军事才能,被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他突然被委以如此重任,负责节制数省的文武官员,一时间成为了明朝剿灭农民起义的关键人物。

这一任命,标志着明廷为镇压农民起义而设立有权节制几省文武官员的总督职务之始。

它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起义农民的力量已经在长期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壮大。特别是起义军采取的流动战术,转战于各省之间,让明朝政府依靠任何一省的兵力都难以招架。

以往,起义军的活动范围相对局限,某一省的官军尚可凭借自身力量进行围剿。但随着起义军势力的扩张,他们不再局限于一地,而是灵活地穿梭于各个省份之间。

今天在陕西攻城略地,明日便可能出现在河南的土地上。这种流动性极强的作战方式,使得明朝各省的官军无法及时做出反应。

当一个省份的官军得到消息准备出击时,起义军早已转移到了另一个省份,让官军扑了个空。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明廷不得不做出改变,设立总督一职,试图整合各方力量,对起义军进行全面的围剿。

陈奇瑜上任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需要迅速熟悉各个省份的军事情况,协调不同地区的官军,制定出有效的作战策略。

他首先对各省份的兵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统计。陕西,作为起义军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有着数量可观的官军,但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士兵们疲惫不堪,装备也亟待更新。

山西,地处中原要冲,其官军的战斗力参差不齐,部分士兵缺乏实战经验。

河南,作为中原腹地,是起义军频繁出没的地方,这里的官军在以往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士气低落。湖广和四川,地势复杂,地形多样,官军在应对起义军的山地作战时,往往力不从心。

陈奇瑜深知,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他开始着手整顿军队,加强训练。

他从各地抽调精锐士兵,组成了一支核心部队,作为围剿起义军的先锋力量。同时,他还积极筹措军饷,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改善士兵们的作战条件。

在战略上,陈奇瑜制定了“随方剿抚”的策略。所谓“剿”,便是在起义军聚集力量、形成大规模部队时,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围剿;

而“抚”,则是在起义军力量相对薄弱或者出现内部矛盾时,采取招抚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

他认为,单纯的军事镇压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必须恩威并施,才能从根本上消灭起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