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伏击(一)(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国崎支队于12月2日从广德出发,经十字铺于3日到达了郎溪,即在该地准备船只;6日在郎溪又留下部分兵力,其他约2000人乘船经南漪湖进入水阳江,经新河庄、水阳镇、丹湖、黄池、清水河,于9日占领了当涂。11日又在马鞍山以北的慈湖镇附近渡过了长江,在长江北岸向东北经乌江、桥林、高旺、江浦,于12月13日占领了浦口。14日,国崎支队在浦口和江心洲枪杀了我军俘虏约3000余人。
当涂县通往长江的水道主要包括姑溪河和青山河。?姑溪河是当涂县通往长江的重要水道之一,东起丹阳湖口小花津与运粮河相接,西至县城西金柱关注入长江,全长约23千米,是当涂境内的重要河道?。青山河也是当涂县通往长江的水道之一,向南连通芜湖境内的清水河,全长约33千米,自三里埂,经查湾、太白镇至芮家渡入姑溪河。
国崎支队从清水河而来攻击当涂,继而入江至慈湖镇渡江西进,必将经清山河转入姑溪河,而清山河与姑溪河交汇处北边便是当涂县的姑熟镇。
因此,12月4日杨志和陈新民团长带领部队到达当涂县的姑熟古镇,在古城东面的凌云山下的山林里隐蔽下来。在外围布置警戒哨后,杨志叫来连里杨北魂、陈家良等几位骨干,而陈团长叫来所有营连长,开始研究伏击布阵。杨志只知道清山河在姑熟镇南边汇入姑溪河,但具体地形地貌一概不知,其他人就更无从谈起。无奈,杨志只得对陈团长说:“陈团长,看来有必要去侦察一下地形,找到最佳的伏击地点才行。”
“对头,不熟悉地形啷个排兵布阵,还打啥子伏击,这样我亲自带人去吧。”陈团长点头说道。
“不行,你们口音太重,我和北魂去,我们两个都会国语,没有口音,相貌也文静,不会引人注意、暴露行踪。你老兄还是在这里坐镇,防止意外。”杨志拒绝了陈团长,决定亲自到现场勘察,不然绝不放心。
陈团长想想有道理,便同意杨志的侦察行动。杨志与北魂带上了歪老壳、高杆龙,换了百姓服装(这次行动准备充分,准备了大量的鬼子军服和百姓服装,以便伪装行动),暗揣驳壳枪,便出发了。一路穿行,来到姑溪河边,见到姑熟旧城墙,高达三丈三尺,四面护城河,宽近百米。
该古城始建于三国黄武年间,到明末清初时,已建成城墙周九里十八步。有城门六道,东为行春门、西为澄江门、北为清源门,城南临姑溪河,自东向西依次有龙津门、南津门和湖熟门。有专家称,姑孰古城其规模大于现今保存完好的山西平遥古城。
四人来到古城南边的湖熟门外,并未进城,而是沿着河边向下游而行,来到入江口(金柱塔处),此段河道通直,近300米宽,两岸平坦,距江口较近,显然不适合伏击,容易让鬼子漏网逃进江里。
杨志又返身回到城外,这时往来行人极少,战事将起,城中许多居民逃离避祸或在家中不敢外出,四乡百姓也少有进城的。四人沿着湖熟门外的下浮桥(名日彩虹桥)来到了对岸。杨志见上游约两百米外还有一座上浮桥(名日南津桥),就考虑在此两座浮桥上架上机枪和迫击炮,彻底阻死鬼子向江中逃跑。四人继续沿着河边前行,来到一个交汇口,向东是姑溪河上游,向南便是清山河,走不多远河道开始向东南弯曲,沿着弯曲的河道走了六七百米、河道又向西弯折,又走了五六百米公里,河道便拐向南边,正好形成一个“S”型的弯道,且这约1公里的S型河弯内水面不宽,约一百四、五十米,两岸有高高的河堤,河堤外是大片农田。船队到此会放缓速度、又首尾不可兼顾,是伏击船队的理想之处。
杨志四人又向前走了约1公里,来到了太白镇附近,见青山河上有座石桥横跨两岸,桥下可通行船只,桥东不远有座小山,更远处便是大青山。杨志决定在此长约2公里的弯曲河道设下埋伏,此桥也需布置机枪和迫击炮,阻住鬼子回逃。
杨志四人又过了桥,沿对岸仔细勘察了一番,杨志将勘察的河道地形才绘成地图,才顺原路返回,回到凌云山下已是傍晚。四人吃着干粮后,杨志便要陈团长召集所有军官开会、研究布置战术。军官到齐后,杨志铺开绘好的地图,用手电照着让所有人围着能看见,指着地图的河弯处说道:陈团长,我是这样设想的,第一,就在青山河汇入姑溪河入口的这段河湾,在两岸设下埋伏,大约有3里长。
第二,在下游姑熟镇外的两座浮桥附近,由我特战连安排一个排的兵力,带4梃重机枪、4挺轻机枪和2门迫击炮,并在桥两头安上炸药,防止鬼子狗急跳墙,撞死向江里逃窜。这个位置很重要,绝不能鬼子让冲入江里去,实在不行的就炸桥,让浮桥挡住船只。
第三,在上游的九山大桥附近,陈团长安排一个排,带2挺重机枪和4挺轻机枪,防止鬼子回逃,但估计不太可能,那么多船只不可能在河弯里掉头,估计只有后面的少量船只会掉头逃跑,但不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