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布署(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司令欣然同意了杨志的拯救行动,表示大力支持。众人对有关行动细节、任务分工及联络配合进行了补充、完善和明确:
一是,宪兵部队即日开始秘密收集船只以及大量木板和绳索,最好能组织召集一批船夫和水手,用于驾船、铺设浮桥。江心洲两侧共约五百米宽,至少需三百艘船,方能保障浮桥的架设。杨志还建议以宪兵队名义,将唐总指挥下令调走的船只及下关码头的两艘渡轮(每船可载六七百人)尽可能地秘密截留下来,到时若有多余船只可装载人员加快输送。
二是,宪兵选择架设浮桥地点(到时,杨志将派人在岸上指引船队,并与宪兵队联络),并预留兵力全力保障掖江门、定淮门、草场门至江心洲的通道安全、并引导撤退的部队和百姓。杨志判断,当晚攻陷棉花堤和中华门的鬼子第6师团会分兵,至少一个大队千人左右,直插掖江门,企图截断下关码头。宪兵队最少应在汉中门、水西门及上新河以南区域挡住鬼子一个晚上的进攻,以保证浮桥安全。这项任务是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防守部队可能有去无回。萧司令当即表示将亲自带兵阻击,杨志劝阻说萧司令应该全面调度指挥,尤其是撤退现场秩序,必须由萧司令亲自坐镇、全面控制、弹压乱兵和慌乱分子,才能避免出现争抢混乱局面。
萧司令采纳了杨志的建言,即刻布署并参谋记录传达:以宪兵第二团罗友胜为清凉山地区指挥官,统帅宪兵第二团、宪兵教导团及宪兵重机枪营、宪兵宪兵第五团、宪兵通讯教导队、宪兵特务营各一部。以宪兵教导团、附宪兵第五团、宪兵重机枪营各一部,占领上新河棉花堤阵地;其余各部配备于水西门、汉中门至清凉山28号机枪掩体一线;以宪兵第二团与宪兵重机枪营另一部,配备于清凉山、草场门、定淮门至老虎洞阵地一线;其余各部配备于水佐岗、古林寺一线;以宪兵通讯教导队、宪兵特务营为预备队。自己亲自座镇清凉门居中指挥调度,并派司令部警卫队队长萧则刚带队沿江边与特战连联络、指引船队(杨志让歪老壳带警卫班上岸联络,联络暗号“一寸山河一寸血、不灭倭贼不命绝)
三是,为保障下关码头的上游安全,杨志建议当日白天开始,由萧司令以警备司令部和防空司令部的名义,下令狮子山炮台、清凉山炮台全力猛轰江面的鬼子舰艇,不用再留炮弹,尽可能不让鬼子舰船冲到下关码头上游。
四是,由萧山令以金陵警察厅的名义发布命令,全市所有城中警察全部汇集掖江门、定淮门、草场门、汉中门一带,一为防止日谍查探及泄露浮桥情报,二为组织、引导百姓渡江。但在此之前,可以密令可靠警察暗中倡导城中百姓向江边转移,并说鬼子进城会屠城三周,到时将人畜无存。
五是,如何解决守备掖江门、下关码头的36师阻止后撤将士和百姓出城。宋师是精锐之师、军纪严明,在京城保卫战中严格执行了唐的愚蠢命令,不但收缴沿江军用、民用船只,还开枪阻止向下关码头撤退的军民,并与之发生交火。还听说当时74军在三汊河向下关搭浮桥,在报告唐后,由36师宋派兵前往制止。战后74军军长俞济时曾在报告中说:“至于渡河船只各师兵站为有一部计,每次可渡千八百人,不意被三十六师劫夺,滥行射阻。在三汊河两次架桥亦均被宋师破坏,秩序异常紊乱,无可挽救良用深痛,结果行李辎重通信器材全失,轻重火器亦损失十分之九以上。”
战后《宪兵司令部战斗详报》中也提到:“不以,行至铁道部附近,即被友军三十六师之阻止。斯时,友军纷踏而至,拥挤不堪,枪声四起,血肉横飞,于是队伍为之散乱,行装为之全失。迭经交涉,方许通行。至海军部门前又被该师所阻,本部所属团营益显紊乱,致能至下关江边者为数甚少。”
萧司令叹息道:”现在掖江门驻守的是36师212团2营,其营长是刘民,我倒是见过,但他受宋军长节制,而宋又直接听命卫戍司令部。有些不好办呀。”
杨志说道:“司令只要在当晚五时,去劝阻他放开城门即可。但如果在此之前将其说服,并将其收缴的船只提供出来则最好不过。”
此言一出,萧司令开始产生疑问,奇怪的问道:“杨连长,为什么是当晚五时,还有所有江岸行动都安排在晚上,你一直说是当晚,这个当晚到底是几号?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你能判断得准确吗?”
杨志为使萧司令信服,只好将鬼子目前的进军态势和速度,及今后半个月战局变化,一点一点地加以分析,并预判出大概时间节点。
杨志说道,11月20日,沪中派遣军和第10军已从淞沪地区全面进军京城,两个方面的鬼子为了争功,进攻速度非常快。苏州、宜兴、常州、广德等均被攻占。而这天国府宣布迁都,12月1日以后,政府机关会全部撤离京城。下一步预计,最多至12月8日,金坛,丹阳,溧阳,溧水,句容,江阴、镇江将先后陷落,日军会占领京城的所有外围阵地,形成了对京城的三面包围,我守军的唯一退路只剩下北渡长江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