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诗史孤鸿:杜甫的跌宕人生(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危局下的背井离乡

争吵过后,杜甫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夜空,繁星闪烁,却照不亮这乱世的黑暗。

他满心无奈,仰天长叹。

他理解杨氏作为母亲的担忧,那是出于对孩子本能的爱与保护。

可留在长安,无疑是坐以待毙。

过了许久,杨氏走了出来,坐在杜甫身旁,声音哽咽:“相公,我知道你是为了我们好,可我真的害怕孩子们受到伤害。他们是我的心头肉啊,我怎能不担心。”

杜甫握住杨氏的手,轻声说道:“夫人,我又何尝不害怕。但为了一家人的安危,我们别无选择。我向你保证,一路上我定会竭尽全力保护你们,平安带你们到鄜州。相信我,夫人。”

杨氏靠在杜甫肩上,默默流泪。

最终,她微微点头:“好吧,相公,我听你的。但你一定要说到做到,我们一家人的性命,都系于你一身了。”

几日后,杜甫与友人王佑国、李逸风、张崇贤等人相聚。

昏暗的屋内,烛光摇曳,仿若随时都会熄灭,正如他们飘摇不定的命运。

王佑国眉头紧皱,满脸愁容,长叹一声:“如今这乱局,如乌云蔽日,我们拖家带口,究竟能去哪儿安身?这天下之大,竟似无我们容身之所。”

李逸风也满面忧色,长叹:“是啊,听闻有些地方百姓连树皮都吃不上,饿殍遍野,凄惨至极。这世道,何时才能太平啊!”

杜甫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吾听闻鄜州有山川可依,地势险要,或许能暂避风头。虽路途艰险,但或许能保家人平安。”

张崇贤面露难色,摇头叹道:“鄜州路途遥迢,且一路兵荒马乱,我们拖家带口,老的老,小的小,如何去得?稍有差池,便性命不保啊。这一路,不知要遭遇多少凶险。”

王佑国也在一旁摇头,忧心忡忡:“再者,谁能断言鄜州就必定安全?若贼寇亦至,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羊入虎口?”

杜甫皱起眉头,目光坚定,斩钉截铁地说:“然今长安城内,危机四伏,留于此地,危险近在眉睫。叛军随时可能攻入,我们毫无抵抗之力。鄜州虽有风险,但山川险阻,或可凭此保全家人。如今已无更好的办法,唯有冒险一试,方能求得生机。”

此刻,他内心不禁再次咒骂这场战争,它让多少人像他们一样,被迫背井离乡,四处寻找那渺茫的生机。

李逸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杜兄所言极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上一拼,或有生机。总好过留在此地,坐以待毙。”

众人听了,虽依旧忧心忡忡,但也都陷入了对前往鄜州路线的仔细讨论。

在讨论中,杜甫心中焦急万分,迫切希望能找到一条可行之路,带着家人逃离这危险之地。

可又深知前路艰险,每一种方案都可能隐藏着未知的危机。

尽管局势艰难万分,每一条出路都充满荆棘,但杜甫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他深知,家人的安危全系于他一身,他必须为他们的未来奋力奔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