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中原谁主沉浮(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到了公元前667年,晋献公仍然担心那些逃亡在虢国的公子,想一劳永逸解决问题,出兵攻打虢国。士蔿反复劝谏,说现在伐虢国时机还不成熟,最好等到虢国出现问题,再发兵不迟。

由于楚国不断北上,有的诸侯国,如陈国、郑国,总是在楚国和齐国之间摇摆不定。在尊齐桓公为霸主方面,也出现了动摇。迫于齐国压力和地域优势,齐国、鲁国、陈国、郑国和宋国,再次在幽地缔结盟约。由此可见,联盟不可靠,实力最重要。

齐桓公首霸成功,与周王室日渐衰微,是密不可分的。这些结盟的诸侯国,表面上打着尊敬周王的旗号。实际上是在齐桓公的领导下,做着称霸中原的事情。谁不听霸主的,齐国就打谁。

总起来说,鲁国、宋国、郑国、陈国、曹国、卫国、许国、邾国和蔡国,都能遵守盟约,大体上听从霸主齐桓公的命令。

虽然楚成王给周王室进贡了,但并没有真正拿周王室当回事。对齐桓公称霸,楚成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楚成王的办法很有效,就是通过攻打中原联盟外围的诸侯国,来分化、瓦解以齐桓公为首的中原联盟。郑国、陈国甚至宋国,都是楚国的目标。

卫懿公继位以后,就打算脱离齐桓公的控制。公元前666年春天,齐桓公打着周惠王旗号,率军攻打卫国。卫国怎么会是齐国的对手,很快投降。齐桓公责备卫懿公后,运回了卫国的财物。

看起来春秋时期的霸主,例如齐桓公,麾下的诸侯国国君,就是要听从他的命令。霸主让骂谁就骂谁,霸主让打谁就要打谁。如果不听话,甚至脱离联盟,你就是霸主的敌人,就要被攻击。

这期间,在楚国的威逼利诱下,郑国首当其冲,投靠了楚国阵营。但后来又回到了中原阵营。楚成王不能忍受郑国的反复无常,任命楚国令尹、公子熊元为中军元帅,任命斗御江、斗梧为所部先锋,任命公孙游、公孙嘉为后卫,一路北上讨伐郑国。

楚军出动的兵车,就有六百乘。可见楚成王对郑国志在必得,不拿下郑国不会善罢甘休。一旦楚国攻占了郑国,周王室即周国的西南部,也就处于楚军的威胁之下,情况非常危急。

最初阶段,楚国的兵马势如破竹。楚军首先攻占了郑国的梏敉关,并且已经从南门进入外城,眼看着就要攻进内城。

在郑国生死存亡的时刻,国君郑文公和诸多大臣都非常焦急。正卿叔詹分析了当前形势,他估计这次楚国发兵,这么大的阵仗,楚国几乎出动了倾国之兵。这么一来,楚国国内必然空虚。楚成王继位不久,他最害怕国内有人篡位,所以不敢在郑国多待。

如果郑国与楚军来个你死我活,那结果是郑国被楚国攻灭。叔詹的见解,被郑文公和郑国大臣们所接受。于是郑国坚壁清野,也不与楚军交战,而是与楚军周旋,摆起了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