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先下手为强(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小雨,你们真了不起。”一位老街坊感慨地说,“这厨房,终于有了新的生命。”
小雨看着那口老锅,锅底的裂痕依旧清晰可见。她轻轻抚摸着锅沿,心中默念:**“这口锅,不只是锅,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
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小雨站在厨房门口,望着那口老锅,心中百感交集。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四合院厨房的名声传遍了全国,游客络绎不绝,学徒们也逐渐上手,厨房的节奏变得比以前更加紧凑。但她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小雨姐,今天的食材都到齐了。”棒梗一边清点着食材,一边大声喊道。
小雨点点头,走进厨房,看着学徒们在锅灶前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了许多。小林正在切葱,阿珍在炒菜,老张在指导小杨如何调味。厨房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大家辛苦了。”小雨微笑着说,“今天我们要接待一批特别的客人。”
棒梗好奇地问:“是谁?”
“文化局的王主任要来参观。”小雨说,“他说要看看我们的运营情况,顺便聊聊非遗的后续发展。”
棒梗皱了皱眉:“他们不会又想让我们接受什么合作方案吧?”
小雨笑了笑:“放心,这次是来了解情况的,不是来谈收购的。”
棒梗松了口气:“那就好,我还以为他们又想打厨房的主意。”
李学武在一旁擦着锅,淡淡地说:“不管他们来干什么,我们只要守住初心就行。”
小雨点头:“对,我们不能被名声冲昏了头。厨房是街坊的厨房,不是资本的玩具。”
中午时分,王主任带着几位文化局的工作人员来到厨房。他们一进门,就被厨房里热火朝天的氛围所吸引。
“你们这厨房,真有味道。”王主任笑着说。
小雨迎上前,热情地介绍道:“这是我们新招的学徒,他们正在学习传统的川菜做法。”
王主任一边参观,一边认真地听着小雨的讲解。他看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又看着那口锅,眼神中多了一丝敬意。
“你们做得很好。”王主任感慨地说,“这间厨房,不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它承载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
小雨微笑着说:“我们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事。”
王主任点点头:“你们的非遗申请已经正式通过了,接下来我们会安排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希望你们能参与。”
棒梗兴奋地问:“什么活动?”
王主任说:“我们准备组织一场‘传统美食文化展’,邀请全国各地的非遗美食项目来参展。你们四合院厨房,是重点推荐对象。”
小雨和棒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
“我们当然愿意参加!”小雨坚定地说。
王主任满意地点头:“很好,那我们就这么定了。”
送走王主任后,厨房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小雨站在锅前,看着锅中翻腾的热油,心里却在想着接下来的事情。
“我们要准备参展了。”她对棒梗说。
棒梗点头:“是啊,这是一次机会,也是一次挑战。”
李学武端着锅走过来说:“你们别忘了,参展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传承。”
小雨轻轻一笑:“我们明白。”
接下来的几天,厨房里更加忙碌了。小雨和棒梗开始挑选参展的菜品,最终决定以**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水煮牛肉**三道最具代表性的川菜作为主打。
“这三道菜,不仅味道正宗,而且背后都有故事。”小雨说。
棒梗点头:“我们要把它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学徒们也开始参与准备,每个人负责一道菜,反复练习,直到达到最佳效果。
展览当天,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美食齐聚一堂。四合院厨房的展位布置得朴素而温馨,墙上挂着那口老锅的照片,旁边是一张张街坊们吃饭的老照片。
“欢迎来到四合院厨房。”小雨微笑着向参观者介绍,“这三道菜,是我们厨房的代表作,它们不仅代表着川菜的味道,更承载着四合院的记忆。”
一位观众好奇地问:“你们的锅为什么会有裂痕?”
小雨指着照片上的锅说:“那口锅,是我们厨房的灵魂。它经历了几十年的烟火气,裂痕是时间的印记,也是记忆的痕迹。”
参观者们纷纷拍照、记录,有人甚至当场就表示要来四合院尝尝正宗的川菜。
展览结束后,小雨站在展台前,望着人来人往的展厅,心中充满感慨。
“我们做到了。”棒梗走过来,轻声说。
小雨点点头:“是啊,但这只是开始。”
回到四合院后,厨房的客人更多了,甚至有人从外地赶来,只为尝一口节目里提到的菜。
“小雨姐,我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扩大规模?”小林小心翼翼地问。
小雨看着厨房里忙碌的学徒们,轻轻摇头:“我们不能为了迎合市场而改变厨房的本质。厨房是街坊的厨房,不是连锁店。”
棒梗也说:“我们要守住这间厨房,让它继续承载记忆,而不是变成流水线。”
李学武在一旁笑着点头:“你们终于明白了。”
小雨走到那口老锅前,轻轻抚摸着锅沿,心中默念:**“这口锅,不只是锅,它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
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