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先下手为强(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五公里呀,我爱你呀,一天不跑想死你呀!”
“五公里呀,我爱你呀,一天一个好身体呀!”
来钢城大半年,棒梗跟着李学武从最初的一公里、两公里……最后坚持到了五公里。
当然了,口号喊的山...
小雨站在厨房门口,望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心中却有些复杂。自从《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四合院厨房彻底火了。原本只是街坊们日常吃饭的地方,如今却成了网红打卡地,甚至有人专门从外地赶来,只为尝一口正宗的川味。
“小雨姐,又来了一批客人!”棒梗在厨房里大声喊道。
小雨回过神来,笑着迎上去:“欢迎欢迎,里面请。”
几个年轻人拿着相机,兴奋地四处拍照,嘴里还念叨着:“这地方太有感觉了,墙上那些老照片,还有那口锅,太有故事了!”
小雨微笑着招呼他们坐下,递上菜单:“我们这的菜都是手工现做的,可能等的时间久一点,但味道绝对值得。”
“没关系,我们就是冲着这个来的!”一个女孩兴奋地说,“我们看了节目,特地来打卡。”
小雨点点头,转身走进厨房,看着锅灶前忙碌的棒梗和李学武,心里有些沉重。自从节目播出后,厨房的客流量翻了几倍,订单量也猛增,但他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使用预制菜,不追求效率,只做最地道的味道。
“小雨,你是不是在想什么?”棒梗一边翻炒着宫保鸡丁,一边问道。
小雨叹了口气:“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该调整一下经营模式。现在人太多了,光靠我们几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李学武擦了擦汗,接过话头:“我早就想说了,我们不能被流量冲昏了头。厨房是为街坊服务的,不是为了赚钱。”
棒梗挠了挠头:“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迟早会被压垮的。每天要炒几十份菜,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小雨沉思片刻,忽然眼前一亮:“要不,我们招几个学徒?”
棒梗和李学武一愣。
“你是说……收徒弟?”棒梗有些惊讶。
小雨点头:“对,我们得找几个真正热爱这间厨房的人,教他们做菜,也教他们传承这间厨房的精神。”
李学武笑了笑:“你终于想通了。”
小雨轻轻一笑:“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这间厨房不能只靠我们几个人撑着。它属于四合院,属于每一个在这里留下过故事的人。”
第二天,小雨在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四合院厨房招募学徒,不限年龄,不限经验,只要真心热爱烹饪,愿意传承传统味道。”**
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不少人报名。有刚毕业的年轻人,也有退休的厨师,甚至还有几个外地人专门赶来。
小雨和棒梗、李学武一起面试了几个候选人,最终选中了四个最有潜力的学徒。
第一个是**小林**,一个刚从烹饪学校毕业的年轻人,虽然经验不足,但态度认真,眼里有光。
第二个是**老张**,曾经是国营饭店的大厨,退休后一直想找点事做,听说四合院厨房要收徒,立刻来了兴趣。
第三个是**阿珍**,一位来自四川的姑娘,从小在厨房长大,对川菜有着独特的理解。
第四个是**小杨**,一个大学生,平时就喜欢做饭,这次是来体验生活的。
小雨看着他们,郑重地说:“你们愿意来学厨,我很高兴。但我要提醒你们,这间厨房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传承。你们要学会的不只是做菜,更是做人。”
四人齐声答应:“我们明白!”
训练从最基础的刀工开始。小雨亲自示范,教他们如何切葱姜蒜,如何控制火候,如何调味。
棒梗则负责教他们翻锅、炒菜,每一招每一式都严格要求。
李学武则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点评几句,但更多时候只是默默观察。
几天下来,四个学徒都累得不行,但没人喊苦。
“小雨姐,这锅太重了。”小林一边翻锅一边喘着气。
小雨笑着递给他一瓶水:“坚持住,做菜没有捷径,只有练。”
阿珍擦了擦汗,笑着说:“我小时候看我爸炒菜,总觉得他像在跳舞。现在才知道,那不是舞,是功夫。”
老张看着他们,感慨地说:“你们这代人,真不容易啊。”
日子一天天过去,学徒们逐渐掌握了基本功,也开始上手炒菜。小雨和棒梗也终于能稍微轻松一点。
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游客越来越多,厨房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
“小雨,这样下去不行。”棒梗皱着眉头说,“我们每天要接待几百人,食材都快不够用了。”
小雨点点头:“是啊,而且很多游客根本不懂规矩,吃完就走,连碗都不收拾。”
李学武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我们得做个决定,到底是继续扩张,还是守住原来的模式。”
小雨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我们可以在隔壁租一间屋子,专门接待游客,而这边,留给街坊们。”
棒梗眼前一亮:“对啊!我们把游客和街坊分开,既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也能保持厨房的原貌。”
李学武点头:“这个主意不错。厨房是街坊的厨房,不能因为名气就变了味。”
说干就干,小雨立刻联系了房东,租下了隔壁的一间铺面,简单装修了一下,取名叫“四合院?味道”。
新店开业那天,小雨站在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心中五味杂陈。
“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店了。”棒梗感慨地说。
小雨笑着点头:“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
新店开业后,游客有了专门的就餐区域,而老厨房依旧保留原貌,街坊们依旧可以像以前一样,坐在长椅上聊天、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