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大哥学艺(1/1)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父亲接下了几个人一年半,都不一定能完成的工程,并紧锣密鼓地准备齐全两套工具。紧接着叫大哥搬来一根近五米长的杉木,放在木马上给大哥来一次现场教学。
当时我也在专注地听,父亲将新装的四把锯子用途说了一遍。第一把锯齿较粗的而且锯齿正的叫正齿,专门用以锯断木头。第二把锯齿斜向一边叫扦齿,专用于做家私锯笋头的。第三把较细的,也是做家私用于锯断多余的笋头的。第四把是线锯专用于锯圆孔的,锯子用途介绍完之后。
叫大哥拿正齿锯子把那根木头锯齐,将进行观察这根长木头。如果木头弯度很大,就放弃做行条。另作他用,因做行条要有四米半以上的长度。如果很直那就用墨斗弹好线,首先从锯齐的木头这边吊好墨线。
再到那一头也吊好墨线,然后从头至尾放出墨斗线。此时你已经走到木头的尾处,紧贴刚吊好的墨线。再拿住墨斗线,拉起往木头身上弹,就形成一道明显的墨线。
然后再将木头翻身,弹出对应的墨线。此时用手斧劈掉,墨线外的多余部分。这种方式在弹线前,就要认真观察好木头。怎样才能去掉最小部分,剩余最大的利用价值,做到这一点才会被称为好木匠。
然后父亲拿起手斧,双手轻轻劈去墨外的多余部分。父亲要求做这种木料,手斧过后的表面也要显得平滑。切忌出现凹凸不平,这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然后父亲将手斧交给大哥,让他来一次预习。刚做了几十公分,父亲叫停查看。父亲很激动地说出,这才是我的儿子。叫大哥继续把那根木头做好,大哥很快把那根木头做好,得到父亲的高度评价。
紧接着又叫大哥搬来一根,很粗的木头放在本马上。这一根木头很结实很老,头尾大小都差不多,父亲说这种木,很适合介木板做门之类。首先要学会因材施用,这次是学介板前弹墨线,看你用木板的所要厚度而定。
例如此木直径三十公分,就先从木头以半径开始分。以两厘米厚度用角尺,一一划分并划好直线。两头都一样划好线,此时不能移动木头。否则将会有很大的误差,紧跟着弹墨线。
其实弹墨线的工具叫墨斗,据历史记载很多木匠工具,都是鲁班先师发明的。就这种墨斗很难描述清楚,它的内部有个木轮。木轮绕满了线,那这种线和补鞋做鞋用的线那么粗,整一条线拉尽了有六米以上。线头上有一种带尖的器具,栓紧线头往木头上用力钻进去,就固定在木头上。
线从木轮拉出时,要经过装有墨汁的地方,线上就染上墨。这样从固定一方走到尾,将尾处墨线紧贴你划好的线,再拉起墨线一弹。就形成一条人工无法画成的直线,墨斗就一秒钟就弹出了绝对准确的直线。
大哥很快就理解了这一要求,也从头到尾操作了一遍,父亲看着也表示基本合格。这是木工最基础的做法,从小事做起基本会动手。也就不会被人看到说,你是来吃闲饭的就行了。
功夫自然会越学越精,技术一定会越做越高。当时我也全神贯注在听,我在想这些功夫直来直去。大哥是学霸型高中毕业生,做这些本身就是大材小用。只不过无奈小人何,委屈求全罢了。
很多时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从某个人的地位论高低贵贱。父亲就四十元一个月工资,在当时的社会平均收入就算中等了,但他辞职不干。
现在吃喝烟酒茶东家全包了,月工资九十元。那算是高薪阶层了,还好当年的社会没有贪官。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大哥,也会心情好受一点,也不再耿耿于怀那升学的事了。
那一年农民的生活,又比上一年好了很多,最基本的也就是粮食。再也不会饿得死去活来,那一年过年的年糕全都是糯米做的了。
特别是我们生产队的社员,没有听到叫苦的声了。每一个角落听到的都是欢声笑语,我们这个生产队开会娱乐。谈笑风生都集中到‘广裕楼’大门口。当时整个队一共才三栋屋,吃了晚饭后都会集中在那里说说笑笑。
当时有个初中毕业在家的叔叔,他会拉二胡还会吹笛子,那时我大哥也会弹三弦。还有一个叔叔也会拉二胡,他们经常会在大门边合奏可热闹了。
但是只剩下一个叔叔在家,那时候我和那个小我一岁的弟弟,也学了一年多二胡,时迁也会吹笛子了。我们为了热闹气氛,那个叔叔叫我三个和他合起来演奏。我想自己会一点,能多合奏会进步更快。
这些都是我们很熟悉的曲子,如过江龙、旱天雷、和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我们四个合奏起来还是有点样子。那个叔叔说多合奏就会越练越熟,技巧上也会提高得更快。从那时起我们几个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在那里热闹一番才舒服。
就在这个圈子里我们三个轮着学,我们两个也学会了吹笛子,时迁也学会了拉二胡。这两种乐器说学会了也只是学到了皮毛,深究起来每一种乐器学精到真正的会。学问可大了,我们在那里弄了三年,也只学会拉三到四种调,这些乐器各有七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