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章 天父是个安卓神(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十三日,大军逼近君士坦丁堡外围。侦察兵报告:城墙守军士气低迷,部分耶尼切里士兵甚至主动联络起义代表,愿作内应。金角湾内奥斯曼舰队多数停泊未动,仅两艘巡逻舰来回巡视。
朱和塾下令扎营十里之外,同时派遣使者携带劝降书前往城门。书中写道:
>“吾非侵略者,乃秩序重建之人。尔等君主暴虐无道,百姓饥寒交迫。今我率正义之师至此,只为终结混乱,保全众生。若开城归附,原有官职不变,信仰自由不受干涉;若负隅顽抗,则巨炮所至,玉石俱焚。”
使者被乱箭射杀于护城河畔。
朱和塾冷笑:“既然选择毁灭,那就成全他们。”
当晚,暴雨倾盆。昭武军营中,所有火器进入最后调试。赵元昊亲自监督“震天雷”装填作业,每枚炸弹皆编号登记,确保精准投放。蒸汽炮车经特殊防水处理后缓缓驶出营地,在泥泞中艰难推进至预定发射阵地。
子时,信号火箭升空。
刹那间,thunderrollacrossthesky??并非雷声,而是百门火炮齐鸣!
第一轮齐射,燃烧弹划破雨幕,精准落入城墙沿线兵营。木结构建筑瞬间起火,浓烟滚滚。守军惊慌失措,争相逃窜。第二轮射击覆盖城门塔楼,两座?望台轰然倒塌,砸死数十名弓箭手。
与此同时,潜伏特工引爆加拉塔塔楼下的炸药。巨响过后,连接金角湾两岸的铁链缆绳断裂,沉入海底。安东尼奥舰队趁机突入海湾,炮舰直逼皇宫码头。
凌晨寅时,地下突击队自密道杀出,配合城内起义群众攻占圣罗曼努斯门。红旗在城墙上冉冉升起??那是昭武特别设计的“双头鹰与赤阳”旗帜,象征东西方文明的融合。
黎明时分,朱和塾策马立于圣艾琳娜教堂遗址前。身后,万名将士列阵待命,黑甲耀日,刀枪如林。
城内残余抵抗仍在继续,但大局已定。
三日后,最后一支奥斯曼禁卫军放下武器。太监总管易卜拉欣试图携财宝出逃,被愤怒的市民抓获,吊死于圣索菲亚大教堂门前。穆斯塔法率军赶到时,只看到一面飘扬的黑色太阳旗。
他在城外驻足良久,最终下令撤军。
昭武历十年四月七日,朱和塾正式进入君士坦丁堡。他拒绝乘坐黄金轿辇,而是步行穿过圣乔治门。街道两侧挤满围观民众,有希腊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阿拉伯商人,甚至还有脱下头巾的土耳其妇女。他们沉默地看着这位传说中的东方汗王,看他如何对待这座千年古都。
朱和塾第一站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他命人清除清真寺装饰,但保留宣礼塔,并宣布:“此地将恢复为博物馆,供所有人参观。宗教属于心灵,建筑属于历史。”
第二日,他在旧皇宫举行登基仪式,却不称帝,也不称苏丹,而是庄严宣告:“今日,罗马汗国正式成立。我为第一任大汗,非神授之君,乃民托之仆。从此,法律高于个人,知识优于愚昧,创造胜过掠夺。”
他颁布《新罗马宪章》,确立三权分立制度:行政归内阁,立法归民选议会,司法独立行使。宣布废除奴隶制,实行全民义务教育,设立“跨文明研究院”,鼓励翻译古籍、研究科技。
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任命伊琳娜?科穆宁为首席文化大臣,主持重建拜占庭学术体系;同时邀请奥斯曼学者参与编纂《地中海共治法典》,确保各族权利平等。
西方震动。
罗马教皇发表谴责声明,称朱和塾为“异端之王”;查理五世紧急召开帝国会议,讨论是否联合法国出兵干预;莫斯科大公则秘密遣使,请求结盟对抗“东方蛮族”。
但也有不同声音。佛罗伦萨的人文主义者撰文赞扬:“这是自西罗马灭亡以来,第一次有人真正试图超越民族与宗教,建立普世秩序。”伦敦商人团体主动提出通商请求;开罗的马穆鲁克政权派来观察员,希望学习昭武的火器制造技术。
半年后,第一条横跨欧亚的电报线路建成。从昭武城到君士坦丁堡,只需十分钟便可传递消息。赵元昊主持建造的第一座燃煤发电站投入使用,为城市路灯与工坊提供能源。万学馆扩建成“新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超过十万册手稿,涵盖汉语、拉丁语、希腊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五大文系。
而那块曾在昭武盟誓坛上静默多年的无字巨石,终于被人运至君士坦丁堡中心广场。工匠们耗时三个月,将其雕琢成一座纪念碑。正面镌刻八字:“文明不灭,薪火相传”;背面则是三千三百七十六个名字??每一位为新罗马献身的战士、工匠、学者与平民。
朱和塾常在黄昏时独自来到碑前,抚摸那些深深凿入石头的名字。有时他会低声念出某个熟悉的名字,比如“赵元昊”,比如“李昭”,比如“伊琳娜”。
他知道,真正的征服从来不是占领土地,而是赢得人心。
某夜,他登上圣索菲亚钟楼,俯瞰整座城市。万家灯火如星河倒悬,远处海面,昭武舰队静静巡弋。他取出那枚曾决定命运的铜钱,再次抛向空中。
它旋转着,闪烁着,最终落入掌心。
正面朝上。
他笑了。
“我们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