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口风(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由于怕再有人搞出这种大动静来,孟季裕还紧急派人去传信,带上县衙的官吏和快手就行,千万别再弄几百上千号额外的人来了,再多来几次,本就没钱的郡守府就可以原地宣布破产了。
有了人,孟季裕手上的事就好做多了,很快,城里那些到处惹是生非的灾民就被清了出去。当然,孟季裕也没光赶人,在他的指示下,南郡的市令何秀康开始带着人,挨家挨户地找城里的大户和商人借贷粮食物资,再经由地方县衙来的那些官吏之手下发给棚户区受灾的百姓。
由于不信任郡守府原有的班子,加之那些地方县衙的官吏初来乍到,只听说过这位新太守为人清廉且非常不好糊弄,都不敢在这些赈灾物资中有所贪墨,相反导致一应物资都得到了足额发放。
至于那些大户和商人为啥会这么痛快的借粮借物给郡守府,一来是因为市令何秀康这么多年经营下来的人情和面子,二来则是惧于官府的势力,他蔡家黄家可以不把官府放在眼里,但这些小商人小家族不敢啊,孟季裕真想收拾他们那不跟玩一样的?
何秀康最骚的操作就是,他不仅找那些大户和商人借贷粮食物资,还另外又找他们要了一笔捐赠,说人话就是无偿爱心捐款。
你看外面现在那么多灾民,多少捐点吧,就当发发善心做个好事。什么,你不捐?TM的你这刁民,信不信老爷我让你吃官司!
在江陵城一众大小商户的慷慨解囊之下,城外灾民的生活暂且得到了保障,并且已经有人开始自发地清理棚户区的废墟,看样子是打算自己慢慢重建,不管质量怎样,好歹先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当然,这收上来的捐赠,何秀康过了一遍手,多少肯定是蹭了点油水下来的,但这种时候,再加上他是少数主动站队开始认真做事的郡守府属官,只要不是干的太过分,孟季裕也就睁只眼闭只眼随他去了。
黎奇:“太守大人现在用的都是地方县衙的人,原属于南郡和江陵城的班子大多都被晾在了一边,大家各管各的,倒也没啥冲突。”
张伟若有所思的瞥了一眼黎奇,还未想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就听张晶接着补充了一句:“不过私底下也有人在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这等事情办完了,怕是又要许不少好处出去,部分人对此颇有微词。”
张伟看看黎奇,又看看张晶,没有贸然开口。这俩一个是市令何秀康的外甥,一个是郡丞张瑞的侄子,都是属于本地官吏圈子里的自己人,能得到的小道消息可比他这个外来户要多的多。别看他俩说的轻描淡写,但私底下的话不可能拿到外面来说,有也是美化过了的,很显然,有些人开始急了。
这眼看着形势开始有好转的迹象,那些原先还在观望两头下注的人心底就开始打鼓了,这万一最后是孟季裕赢了,他们以后可就没好日子过了。
孟季裕是个不好糊弄也不好说话的人,这点整个南郡和江陵城的大小官吏都知道,别看孟季裕现在没动作,但保不齐日后不会秋后算账,以孟季裕那性格,罢职都是轻的,搞不好能整死他们。所以那些人哪里在乎的是什么许出去的好处,钱这东西没了就没了,再苦一苦百姓就行,但自己的职位若是丢了,苦的可就是自己了。
张瑞是郡丞,南郡官员体系中名义上的二把手,何秀康是市令,刚出了这么大的力,正是孟季裕跟前的红人。最近肯定有不少人去他们那儿打探孟季裕的口风或是求他们帮忙说好话,这俩孩子不仅知道这些事,估计还在各自的长辈那里领了任务。
对于这种事,那两个老狐狸肯定不会直接拒绝的,毕竟太得罪人,可去问孟季裕他们怕是没那个胆子,就把主意打到张伟头上来了。你张伟一直跟孟季裕穿一条裤子,看在大家同朝为官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稍微透透口风呗?
张伟沉默片刻,突然开口对庞义说道:“庞义,去拿份纸笔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