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姚广孝(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书房内有些漆黑。
地上散乱了不少书籍还有地图。
而一身大红色蟒袍的朱棣就坐在书案的后面,背对着书房大门,静静的看着身后书案后悬挂的哪一张大明王朝的地图。
徐妙云没有打搅朱棣。
也没有说什么。
而是轻轻的将脚下的长裙晚起,随后便开始将地面上散落的书籍都收集起来。
“平日里你最喜欢的就是这些字画。”
“这本大学士沈度的字帖我还记得是你当年好不容易才求得的。”
“你还说过,若是有朝一日,你能掌大权,必定让大明设立书画二院。”
“这一卷王希孟的千里江山也是你花了大价钱求来的。”徐妙云一边整理,一边自顾自的说着。
“你以前说你喜欢山,绚丽多彩的江山,所以才求来这一幅郭纯的山水。”
徐妙云将散落在地上的书籍还有绘画以及字帖都整齐的收敛,然后重新的摆放在了朱棣的桌案上。
“你喜欢书法,喜欢绘画。”
“往往一个字写了百遍,写了千遍都不厌其烦,只为了让字体更加的完美。”
“要我说啊,这人的一生何其不像是字一样,若是一笔没有写好,那便在写一次便好了。”
“就算是千遍万遍,总有写的一次。”
“我不知道你在南京经历了什么。”
“但我想对你说的只有一句,大家都在看着你,你身上寄托的不只有你自己的希望,还有所有跟随你的人的希望。”
听到徐妙云的最后一句话。
朱棣缓缓的转过了身来。
看向了徐妙云。
将自己光在书房当中几日的朱棣此时显得有些颓废。
很难想象。
整日里如同有使不完力气,处理器公务来废寝忘食的燕王朱棣,也会有现在这一面。
看到如此颓废的朱棣,徐妙云心疼的上前一步,轻轻的抚摸了一下朱棣满是胡茬的脸庞。
“我印象当中的朱棣,不会被任何事击败!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迎难而上。”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
“父皇还在防备我,他还如同当年一样。”
“此次回京,父皇明面说要立我为储君。”
“实际上是要绝了我的念头。”
“我这么多年的努力,他却视而不见,还在提防着我,想用朱桂来制衡我。”
“这到底是为什么?”
说着,朱棣抬头看着徐妙云,眼神中带着一丝凌厉,随即又灰败了下去。
徐妙云温柔一笑道:“因为我的丈夫,大明的燕王朱棣殿下,是最优秀的亲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徐妙云的这一番话,让朱棣想起了临行前姚广孝和他说的那一番话。
“爱妃,我要去一趟庆寿寺,你先回去吧。”朱棣起身之后说道。
徐妙云微微一笑:“去吧,或许那个和尚能解开你心中的疑惑。”
丢下一句话之后,朱棣便匆匆的出了燕王府。
然后一行数十骑直奔北平城外的庆寿寺。
明朝时期寺院众多。
且佛寺一般都有官府赐地并且不需要纳税。
而寺院当中的僧众则不需要服徭役。
这就导致了很多走投无路,包括不想要服徭役的人都想跑去寺院当和尚。
除了不需要服徭役,寺庙有自己的田产之外,所有寺院的僧官都是由朝廷供给。
并且朝廷专门为这些僧官建立了等级制度。
确立了这些之后,朱元璋自然也知道,如果不加以限制,那么出家为僧的人将会大大增多。
所以,明朝规定,但凡是军,匠,灶,社不得出家为僧。
如非要出家为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并且规定了府,州,县,各级可以存在的僧人数量。
但这也仅仅是规定而已。
事实上僧人的数量远远的要超过朝廷规定的数量。
有统计,从洪武年间,道成化年间,光是京师附近的佛寺都多达六百之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