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论持续发展(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宋江之死并未在武植心中掀起太多波澜。

那人汲汲于功名,却不识时务,落得如此下场,不过是咎由自取。

武植收回思绪,将此事暂且抛之脑后。

门外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

一道倩影走了进来。

正是萧云戟。

她手中捧着一卷厚厚的卷宗,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武植见状,连忙站起身迎了上去,不等萧云戟开口,便一把将她揽入怀中。

萧云戟猝不及防,惊呼一声,俏脸瞬间染上红霞。

“武大哥,这是大白天……”

她轻轻挣扎了一下。

“怕什么。”

武植低头,在她耳边轻笑。

“这里都是自己人。”

他的手开始不规矩起来。

萧云戟身子一软,不再挣扎,只得将脸埋在他的胸膛,任由他施为。

片刻之后。

武植终于过足了手瘾,心满意足地松开了她。

萧云戟连忙整理好有些凌乱的衣衫,狠狠瞪了他一眼,脸上的红晕却久久未退。

她将手中的卷宗递了过去。

“武大哥前些日子,让我分析燕云十六州如今面临的困境与发展之策。”

“这些天,我和赤伶走访了幽、蓟等数州之地,与当地士绅官吏、平民商贩详谈,总算有了一些眉目。”

武植接过卷宗,并未立刻翻看,而是将目光落在萧云戟略带倦容的脸上,柔声说道:

“辛苦你了。”

萧云戟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能为武大哥分忧,是云戟的荣幸。”

顿了顿她开始详细解说。

“燕云之地,百年来皆属大辽。”

“其最大的价值,便是作为大辽与大宋之间的贸易枢纽。”

“大辽的战马、牛羊、皮货、矿产,经由燕云,卖给大宋。”

“大宋的丝绸、茶叶、瓷器、粮食,也通过燕云,流入辽境。”

“可以说,贸易便是燕云的命脉。”

“但如今,辽宋对峙,这条最重要的商路,几乎被彻底斩断。”

“没有了贸易,燕云之地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迟早会枯竭。”

武植点了点头,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知道萧云戟所言非虚。

只听萧云戟继续说道:

“此为困境之一,商路断绝。”

“困境之二,在于民心不附。”

“燕云之地的汉人,虽心向故国,但毕竟被辽人统治百年,生活习俗多有不同,对我等仍存疑虑。”

“而此地的契丹、奚人等部族,更是视我等为仇寇,心中怨愤,时刻准备反抗。”

“若民心不稳,则根基不牢。”

“困境之三,在于农事荒废。”

“连年战乱,田地抛荒者不计其数。”

“大辽重牧轻农,此地的水利设施早已年久失修。”

她一口气将三大难题剖析得淋漓尽致,条理清晰,直指要害。

武植的眉头紧紧皱起。

这些问题,他之前也有所察觉,但远不如萧云戟总结得这般透彻。

他沉声问道: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萧云戟胸有成竹道:

“欲破此局,需对症下药。”

“针对商路断绝,我们必须主动出击,重建商路。”

“我建议,以公主答里孛的名义,昭告天下商贾。”

“凡来燕云贸易者,无论宋、辽、金,三年内,免除所有关税!”

“同时,派兵马护送商队,确保其安全。”

“重利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打通一条安全的商路,商人们便会蜂拥而至。”

“针对民心不附,需刚柔并济。”

“首先颁布法令,明示燕云之地,无论汉人、契丹人,皆为治下之民,一视同仁,绝不偏袒。”

“其次,启用各地德高望重的契丹贵族参与政事,以安抚契丹人心。”

“最后,对那些冥顽不灵,暗中作乱的部族首领,则需以雷霆手段,杀一儆百,绝不姑息!”

“至于农事,则需效仿古之‘屯田’。”

“一方面,颁布‘垦荒令’,凡开垦无主荒地者,前五年收成尽归其所有,官府不取一文。”

“另一方面,可令非战之时,军士亦需参与农垦,兴修水利。”

“如此不出三年,燕云之地,必能仓廪充实,府库丰盈!”

一番话说完,萧云戟的眼中闪着自信的光彩。

武植听得心潮澎湃,他看着眼前的女子,目光中满是欣赏。

这分明就是一个运筹帷幄的女中诸葛。

他一把将萧云戟再次拥入怀中,在她那光洁的额头上,重重亲了一口。

“云戟,我武植何其有幸能得你辅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