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封赏(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初夏的开封,空气中已浮现着栀子花的甜香和汴河水的湿润气息,御街两旁,人潮涌动,万头攒动,比年节时分更热闹十分。

百姓们踮着脚尖,伸长脖子,争睹那支自北地凯旋的王师,以及队伍中那些身份特殊的俘虏。

耶律文奴坐在一辆没有封顶的马车上,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暴露在无数宋人的目光之下。

那些目光充满了好奇、审视,以及胜利者的骄傲,甚至还有几分善意的怜悯,每一种都像细针般刺扎着他敏感而骄傲的心。

他强迫自己挺直背脊,维持着最后一丝皇室仪态,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这座城池的繁华所吸引。

宽阔得能容纳十数匹马并行的御街,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高耸入云的酒楼,桥上摩肩接踵的行人,河中穿梭不息的舟船......

一切的一切,都与他记忆中粗狂、辽阔、甚至带着几分苍凉的临潢府截然不同,这里的繁华是精细的、流动的、充满烟火气的,是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富足与活力。

“原来...这就是开封...”他心中默念,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翻涌而上,是震撼,是自卑,是恍然,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绝望。

他忽然有些明白了,为何大辽会败,为何父皇会死,不仅仅是战场上杨业的无敌,更深层的,是支撑着这场战争的国力差距,早已判若云泥。

临潢府的皇宫与这里的市井相比,竟显得那般...简陋。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攫住了他,来时路上的仅剩的那点不甘和愤懑,在这铺天盖地的繁华面前,显得如此可笑而苍白。

盛大的受降仪式在宣德楼前举行,耶律文奴领着残余的宗室,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向着楼上那模糊而威严的明黄身影山呼万岁,声音干涩而机械。

他听着大宋皇帝用温和却不容置疑的语气宣布对他们的安置:赐宅邸居住,供给用度,无诏不得出京,名为恩养,实为软禁。

耶律文奴叩头谢恩,心中却一片冰凉,从此,他耶律文奴,大辽最后的太子,便要在这座繁华的牢笼里,了此残生了吗?

受降仪式后,辽国诸人在宋军的护卫下返回早已准备好的宅邸,杨延瑛同赵惟正,则跟着皇帝入了宫中。

此刻,自然是要对他们加以封赏。

太子赵惟正率先受赏,他英姿勃发,从容出列,讲述北地战事,虽言辞谦逊,但眉宇间的自信与功绩却掩藏不住。

赵德昭看着他,仿若看到了从前的自己,只不过,彼时他还得提防着赵光义,不敢锋芒太露。

“官家,如今辽国仅剩少数部族仍在顽抗,不过有杨业将军镇守北地,官家可安心!”

赵德昭龙颜大悦,想着要赏赐些太子什么,爵位,他既已是太子,是储君,便也没什么可封赏的,赵德昭便赐下金银帛缎,增其东宫卫率。

赵惟正也并不想要什么恩赏,他是大宋太子,为大宋出战乃是应当,他心满意足退下,想着散朝后得赶紧去见祖父,好好同他炫耀一番,之后还得去给母后请安,出去这么久,自己也很是想念母后和几个弟妹。

紧接着,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身戎装、却难掩明艳身姿的杨延瑛身上。

她步至殿中,甲叶轻响,飒爽非凡。

“贵妃杨氏,”赵德昭声音温和却带着郑重,“此次随军北伐,参赞军机,亲临战阵,更于乱军之中护持太子周全,功勋卓著,忠勇冠绝巾帼,朕心甚慰!”

赵德昭略一停顿,环视群臣,朗声道:“特晋封贵妃杨氏为皇贵妃,位同副后,再赐明珠十斛,以彰其功!”

皇贵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