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你这套把戏,对我已经没用了。(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婉烟的笑容僵硬了两秒,她突然露出恳求之色,“余小姐,能不能行个方便,让我先找贺阳聊点私事?”
余思月一愣,见和贺阳相约的时间还早,她点点头,“行,那你先上去吧!你一会儿再见他。”
沈婉烟顿时暗喜,她现在还不知道贺阳为什么要躲着她不见,她必须先弄清楚再说,而余思月要是在场,会影响到她对贺阳的发挥。
“那太谢谢你了,余小姐,你真好。”沈婉烟感激出声。
余思月道,“我在大堂这边等,你先上去吧!”
沈婉烟......
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进来,照在念星摊开的画纸上。她用蓝色蜡笔仔细描摹母亲裙摆上的星光,每一颗星都画得圆润而明亮,仿佛随时会从纸面升起。老师站在她身后看了许久,终于轻声问:“你妈妈……真的能听见你说话吗?”
“嗯。”念星点头,手指轻轻按在胸口,“她在这里,在我和爸爸的心里。而且,”她仰起头,眼睛亮得像清晨的第一缕光,“只要我们想她,她就会回来。”
老师怔住了。不是因为孩子的天真,而是因为她清楚地记得,三天前自己曾在梦中听见女儿叫她??那个五年前因病离世的小女孩,穿着最喜欢的红裙子,站在一片铃兰花海里冲她挥手,说:“妈妈不哭,我有乖乖吃饭,也有按时睡觉。”
她没告诉任何人这个梦。可此刻,看着念星笔下的女子,那眉眼、那微笑,竟与梦中女儿口中的“外婆”一模一样。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跑出教室。念星收拾好书包,却发现一个小女孩蹲在角落抽泣。她走过去,轻轻坐下:“你怎么了?”
“我……我想奶奶了。”小女孩抹着眼泪,“昨天是她的忌日,爸爸说她再也不会回来了……可是晚上我梦见她给我盖被子,还摸了我的头发……是不是我不该相信这些?老师说死掉的人不会回来……”
念星握住她的手,温声道:“那你感觉害怕吗?”
“不……一点也不。”小女孩摇头,“奶奶抱我的时候,暖暖的,就像太阳晒过的棉被。”
“那就对了。”念星笑了,“真正的离开,是忘记和冷漠。但你还记得她,她也记得你,这就不是永别。你看??”她拉着小女孩走到窗边,指着天空中一朵形状奇特的云,“那是奶奶给你写的信呢。”
小女孩破涕为笑:“真的吗?”
“当然。”念星闭上眼,低声呢喃,“妈妈说,风会传递思念,云会写下话语,雨滴是远方亲人的吻,雷声是他们拍手为你鼓掌。只要你愿意听,他们从未真正沉默。”
放学路上,顾砚之在校门口等她。他穿一件深灰色大衣,手里拎着保温饭盒,里面是念星最爱吃的南瓜小米粥。见到女儿牵着一个陌生女孩走出来,他微微一怔。
“爸爸,这是小禾,今天她很难过,我想带她回家吃点热乎的。”念星仰头望着他,眼神清澈坚定,“可以吗?”
顾砚之蹲下身,平视小女孩的眼睛:“你愿意来我们家坐一会儿吗?我女儿做的蜂蜜烤苹果,连星星都会偷吃一口。”
小禾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回到家,“星启园”的庭院正沐浴在春阳之中。樱花初绽,粉白花瓣随风轻舞,落在第3001号小屋的台阶上。念星拉着小禾的手奔向花园:“你看,这是我们种的铃兰!妈妈最喜欢这个花了。”
顾砚之走进厨房准备点心,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晚发来的加密消息:
>**全球情感共振网络出现异常波动,源头疑似来自南极洲冰层下方。监测显示,那里存在一座未登记的地下设施,结构特征与‘归墟计划’早期图纸高度吻合。林远已带队前往探查,请求远程支援。**
他眉头紧锁。陈昭然虽已被捕,但他背后的科研联盟并未瓦解,反而转入更深的暗处。若真有人仍在秘密复制“星茧技术”,试图人工制造情感共振体,后果不堪设想。
但他不能现在离开。
他转身望向客厅,只见念星和小禾并肩坐在地毯上,面前摆着一台老式录音机??那是星眠留下的遗物之一。念星按下播放键,一段温柔女声缓缓流淌而出:
>“亲爱的念星,当你听到这首歌时,也许我已经变成了夜晚最亮的那颗星。不要难过,因为我从未真正离去。我会藏在你每一次心跳里,躲在你每一场美梦中,守在你每一个回头的瞬间……”
小禾忽然睁大眼睛:“这声音……是我奶奶的声音!”
顾砚之浑身一震。
不可能。这卷磁带是他亲手封存的私人录音,全球仅此一份,录制时间早于小禾奶奶去世整整两年。
“你说什么?”他尽量平静地问。
“真的是奶奶!”小禾激动得站起来,“她总在睡前唱这首《摇篮曲》,调子特别慢,还会轻轻拍三下我的背……刚才录音里,就拍了三下!”
顾砚之猛地冲到录音机前,反复回放那段尾音。果然,在歌声结束后的静默中,有三次极轻微的敲击声,间隔均匀,节奏熟悉得令人心颤。
这不是巧合。
他立刻拨通苏晚电话:“查一下所有参与‘归途回响计划’的孩子家庭背景,特别是已故亲属的职业信息。我怀疑……星眠留下的记忆片段,并非只影响了我们一家。”
三个小时后,答案传来。
>**共发现47名孩子,其逝去亲人曾间接参与‘归墟计划’外围研究,职业涵盖量子物理、神经编码、情感建模等领域。其中23人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均提及‘信号收到了’或类似表述。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安葬/火化地点,恰好构成一个巨大几何阵列,中心正是第3001号小屋。**
顾砚之站在阳台上,望着渐暗的天色,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星眠早就布好了局。
她不仅预见了自己的消散,更将一部分意识碎片,借由情感共振的原理,悄然植入那些曾为理想献身却被迫沉默的研究者心中。他们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接收到了来自未来的呼唤,于是无意识地完成了最后一项任务:成为“星桥”的分布式存储节点。
她是用爱做了一场跨越生死的加密传输。
而这把钥匙,就在念星手中。
当晚,念星睡得很不安稳。她在梦里又见到了那条长长的路,两旁开满铃兰花,远处站着星眠,身边还有许多陌生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有年轻女科学家,甚至还有一个抱着婴儿的母亲。
“妈妈?”念星跑过去。
星眠蹲下身,捧住她的脸:“宝贝,有一扇门快要打开了。但要进去,需要很多很多声音一起呼唤。”
“什么门?”
“通往‘原初之心’的大门。”星眠轻声说,“那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源头,也是所有情感最初诞生的地方。陈昭然想用机器窃取它,但我把它藏起来了??藏在每一个真心思念他人的人心里。”
“那我能找到它吗?”
“你已经在走了。”星眠微笑,“明天,会有更多孩子来到这里。你要教他们如何倾听,如何回应。当足够多的灵魂同时发声,门就会自己开启。”
梦醒时分,窗外星辰璀璨。
第二天清晨,一辆辆专车陆续驶入“星启园”。来自世界各地的家庭带着孩子前来拜访,有的是参加过“归途回响计划”的参与者家属,有的则是最近几周突然频繁梦见逝去亲人的普通民众。短短半天内,园区聚集了超过两百名儿童。
顾砚之原本担心场面失控,可当念星出现在庭院中央时,奇迹发生了。
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哼起一首旋律。那是《小星星》的变奏,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深邃悠远。随着她的歌声,空气中浮现出细密的光丝,如同蛛网般连接起每个孩子的额头。
紧接着,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了。
孩子们一个个闭上眼睛,开始低声诉说:
>“爷爷,你说要看我大学毕业的……我现在读一年级了,成绩很好!”
>“妈妈,对不起那天对你发脾气……你现在冷吗?要不要我给你寄条围巾?”
>“哥哥,你说要去太空当宇航员的……我在天文馆看到火箭发射了,替你许愿了哦……”
每一个声音响起,空中便亮起一颗微光之星。越来越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温暖的能量流,缓缓注入第3001号小屋的核心。
苏晚在监控室惊呼:“天啊……这不是简单的共振,这是**群体性记忆唤醒**!他们在共享彼此的情感记忆!”
林远盯着数据分析屏,声音颤抖:“累计激活节点已达**一万三千人次**……能量层级逼近‘HEART-X’理论阈值……顾总,他们正在重建某种更高维度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