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沈一贯(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但对外废物,对内一样废物。

此时的锦衣卫密探废物到什么地步?就算听到诽谤朝廷的言论,也不敢管,不敢汇报,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读书人,他们招惹不起。有钱的商人,他们也招惹不起。

甚至就是强势的百姓,他们也不敢招惹。

在朱寅看来,此时的锦衣卫密探,就是弱势群体。

因为朝廷经常有大臣要求皇帝裁汰锦衣卫,隔三差五就找锦衣卫麻烦。

锦衣卫处在一种随时有可能被裁汰,被废黜的尴尬处境。内部的组织管理,也变得一盘散沙,混乱不堪。

以至于锦衣卫的官员,都被六部的小吏轻视。锦衣卫校尉更是被官员们颐指气使,甚至沦为了官绅的鹰犬。

很多底层的锦衣卫校尉为了糊口,也干起了其他营生。

商阳摇头道:“这些鹰犬耳目如今也可怜,很多人连饷银都不发,姥姥不管,舅舅不爱,只能靠着一张皮敲诈勒索几个钱糊口而已。”

他虽然只是国子监的穷监生,但要让一个锦衣卫校尉倒霉,那也容易得很。

只要以监生的身份写一份抗议书,这锦衣卫的上官都可能跟着吃挂落。

韩尚接过话题道:“海瑞要走了,我们应该去送送啊。这一去,南京再无海刚峰了。”

商阳笑道:“到时人山人海,哪里轮得上我们送?”

朱寅却是知道,他该去见见海老爹了。

不然,真怕以后见不到了。

他决定,酒席结束就去都察院官邸。

国子监在北城,玄武湖边的都察院也在北城,距离很近。

朱寅从酒楼出来,辞别四个同窗,一刻钟后就到了都察院官邸。

这是他第三次进入都察院了。

带着宁清尘来到海瑞官邸,却见到外面有一大群官员,正在交头接耳。

忽然官邸中出来一个官员,正是王用汲。

他对众人拱手道:“诸位仁兄,海公谢过诸位前来,只是海公有言,他年老体衰,精神倦态,不敢耽误诸位公事,还是请回吧。

竟然闭门不见!

虽说如此,可众人也不恼。因为海笔架向来如此不近人情,他们都习惯了。

今日前来,也不指望被接见,只是走个形式。

王用这么一说,众人立刻就借坡下驴的散了。

朱寅抱着宁清尘上前,将孩子递给兰察,行礼道:“王先生可曾记得小子?”

王用顿时露出笑容:“雅虎,原来是你啊,你来的正好。今日海公还念叨你,说临别之际,不能再见你一面了,谁知你还真不经念叨,这就来了。快进来!”

王用级对朱寅这个孩子,比对那些高官还要热情的多。

朱寅笑道:“王叔,海公还好么?”

称呼立刻变得亲近很多。

王用点头,“好。”

朱寅进入熟悉的海瑞官邸,看到海瑞的妾室邱氏,正带着两个老仆收拾行李。

“见过邱姨。”朱寅行了一礼。

邱氏也认出来了,笑道:“是朱寅啊,你那个采薇小娘子呢?”

朱寅道:“她去外地走亲戚了。”

邱氏带着朱寅来到海瑞的书房,朱寅还没有进去,就听到里面有人说道:

“刚峰兄此去京师主持京察大计,想必又是一番霹雳手段。在下有几句肺腑之言,刚峰兄雅量高致......”

这个声音清朗温厚,听起来就令人心生信任。

接着就是海瑞沉郁顿挫的苍老语调:

“肩吾,你不必说了,吾已俱知也。陛下,朝廷知我,既用我主持京察,吾便只有公正严格四字。”

“吾年过七旬,这或许是吾为朝廷做的最后一件大事了,身后之名,生前之誉,吾早就置之度外,无所顾忌了。‘

那人叹息一声,声音微微有点苦涩,“天下不可无刚峰兄,既获天子信重,为何不徐徐为之,以待天时。”

“若雷厉风行,固然涤荡朝堂,正本清源,可是事情终究要有人去做,人无完人呐。刚峰兄不怕成为众矢之的,也不俱无人做事么?”

海瑞语气森然:“无人做事?天下从不缺做官之人。那些该罢黜的官员,就算留着他们做事,他们就做的好么?怕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海瑞话刚落音,第三人的声音又响了起来,这个声音很是文雅,带着苏州口音,但也比较苍老:

“肩吾言之有理。可刚峰兄又岂是你我所能劝服?彼此都是为了朝廷,便当是君子和而不同吧。”

朱寅这才明白,书房里有三个人,都是大人物。

除了海老爹,还有两个上了年纪的人。

邱氏在门外说道:“老爷,朱寅来了。”

“哦?”海瑞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惊喜,“快让他进来。”

朱寅进入书房,第一眼便见到须发银白的海老爹,身穿一件褐色的褙子,坐在椅上,精神矍铄,气色很是不错,完全没有之前的病容了。

他的左边坐着一个五旬有余的老者,一双浓眉,目光深邃,身穿白色道袍,看上去像个道士,带着一股闲云野鹤的气度。

海瑞右边的圈椅上,坐着一个身穿素缎褙子的六旬老者,鹤骨松姿,蕴藉儒雅,犹如林中高士,却又自有一股清贵的书卷气。

神色肃毅、不苟言笑的海瑞,看到朱寅后顿时露出笑容。

朱寅上前跪下道:“孩儿拜见老爹。”

海瑞呵呵笑道:“起来起来。雅虎,你来的正好。”

他指指右边的儒雅老者道:“这是王世贞王老爹。

又指指左边的的道袍老者,“这是沈一贯沈老爹。你快一一拜见罢。”

王世贞和沈一贯?

朱寅不禁一怔。

他知道这是两位大人物,却没有想到,居然是王世贞和沈一贯!

尤其是沈一贯,可是义父戚继光想自己拜其为师的正主啊。

PS:今天不舒服,只能写这么多了。蟹蟹书友们的支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