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得百官行述者得天下(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陈通猛地站起:“放屁!我是奉旨守宫,何来叛逆?”
话音未落,殿外脚步轰鸣,甲叶铿锵。下一瞬,大门被巨力撞开,秦越披甲持剑而入,身后跟着整整一队羽林精锐。
“陈通!”秦越大喝,“你擅自夺宫、挟持皇子,形同谋逆!还不束手就擒!”
“你胡说什么!”陈通怒吼,“我有圣旨在手,守护东宫乃职责所在!倒是你,未经宣召擅闯宫禁,该当何罪!”
秦越冷笑,挥手示意。两名士兵抬上一个木匣,打开后赫然是那枚伪造的铜印。
“这是你在周廷章密室中私藏的伪印,上面还留有墨迹残痕。而真正的圣旨印泥为朱砂调金粉,色泽迥异。你拿得出原件吗?”
陈通脸色煞白,踉跄后退。
“至于十一皇子……”秦越冷冷道,“他现在正安然坐在乾清宫,陪着陛下喝茶。”
殿内众人哗然。
原来,早在沈昱登车之初,便有暗桩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沈昭果断下令调包,另遣一名身形相似的小宦官假扮沈昱前往慈宁宫,引蛇出洞。而真正的沈昱,则被秘密送往皇帝身边。
“你……你们设局坑我!”陈通嘶吼。
“不是我们设局。”一道清冷声音自殿外传来。
众人回首,只见沈昭缓步走入,身着玄纹锦袍,腰佩太子玉带,眉宇间威仪初显。
“是你自己跳进了深渊。”他淡淡道,“沈渊死了,但他的野心还在蔓延。你以为拥立幼主便可号令天下?可你忘了,真正的权力,从来不属于执剑之人,而属于执棋之人。”
陈通瘫坐于地,面如死灰。
当夜,东宫清洗完毕。参与叛乱的三百余名官兵尽数下狱,柳元度在家中被捕,拒不认罪,当场咬舌自尽。其书房暗格中搜出大量与裴家往来的密信,证实其早已投靠沈渊余党。
乾清宫内,皇帝听完奏报,久久不语。
良久,他抬头看向沈昭:“你处置陈通等人,可有留情?”
“依律论处。”沈昭躬身,“谋逆者斩,从犯流放岭南。唯沈昱年幼无知,儿臣已奏请父皇赦免其所有侍读、内侍,仅令其闭门读书,不得干预朝政。”
皇帝点头:“你做得对。孩子是无辜的。这场夺嫡之争,已经够多人牺牲了。”
他又凝视沈昭片刻,忽然问:“你真的准备承担这一切?东宫不再是避风港,而是风暴中心。你每走一步,都会有人想把你拉下来。”
“儿臣明白。”沈昭跪下,“但正因为明白,我才不能退。母妃日记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愿吾儿生于清明之世,不必再以血洗冤’。如今我未能生于清明之世,却愿竭尽全力,让后来者得以生于其中。”
皇帝眼眶微红,伸手抚其头顶:“去吧。从今日起,你是太子了。”
***
七日后,春祭大典如期举行。
沈昭身穿十二章纹衮服,立于太庙阶前,主持祭天仪式。香烟缭绕,钟鼓齐鸣,百官俯首,万民观瞻。当他高举玉璧,向天祷告:“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奸佞伏诛,忠魂得慰”时,天空忽然裂开一线阳光,穿透厚重云层,直照其身。
百姓纷纷叩首,传言四起:“太子乃真命天子,得天庇佑!”
唯有沈昭知道,那束光并非来自苍穹,而是源于无数人在黑暗中点燃的火把??母妃临终前攥紧的笔,太子藏于砖缝中的信,冷宫老宦颤抖的手,江南义士赴死前的呐喊……
他们的光,照亮了他的路。
典礼结束后,他独自回到东宫。昔日阴霾之地,如今窗明几净,庭院中新栽了一株梅树??那是母妃生前最爱的品种。
他在案前坐下,翻开一本崭新的册子,提笔写下第一行字:
“永昌十三年三月十七,太子沈昭始理政务。今日裁决首案:重审无锡降将家属灭门案,追查幕后真凶,不论官爵高低,凡涉者一律下狱待勘。”
笔锋停顿片刻,他又添一句:
“另,设立‘昭狱’,专查皇亲国戚、勋贵大臣贪腐枉法之事。此狱直属太子,不受三司节制,凡举报属实者,无论出身,皆予重赏。”
合上册子,他望向窗外。
夜色深沉,星辰如钉,牢牢嵌在天幕之上。
他知道,明天会有更多人试图推翻他,会有更多阴谋在暗处滋生,会有更多兄弟因嫉妒或恐惧而举起刀刃。
但他不再惧怕。
因为这一次,执剑的人,是他。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九龙夺嫡,终归一人。
而真正的天下之争,此刻才真正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