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武魂异象提升(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真理已明,勿复多言。
>听从指引,即是智慧。”
阿澈站在街角,看着一群孩子被老师带领着排队进入讲堂,每人发一本《标准思维手册》,第一页写着:“正确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更好地配合整体?”
他攥紧拳头,指甲嵌入掌心。
当晚,他召集所有曾响应过“第七节点邀请”的人??老牧人、潜水员、拾荒少年、渔村祭司、西漠画童、南境灯守……二十四个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齐聚终焉之城的小院。没有演讲台,没有扩音器,众人围坐一圈,中间燃起一簇幽蓝火焰,正是从魂灯中取来的火种。
阿澈取出那株仍在生长的嫩芽,轻轻放在火边。
“它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他说,“但它知道要向上长。这就是我们该学的。”
接着,他宣布启动**第八节点计划**。
这不是反击,而是一场“逆向污染”??将质疑的种子,反向注入系统的逻辑底层。方法很简单:在全球每一个“共识节点”(即政府机构、教育中心、媒体平台)附近,建立微型“问屋”,不限内容,不设审核,只需留下一个问题,无论多么荒诞、幼稚或危险。
“我们要做的,不是摧毁系统。”阿澈说,“是让它感染我们的混乱。”
行动迅速展开。
三天内,数百个微型问屋悄然出现。有人在学校图书馆厕所墙上写道:“如果所有人都说谎是为了和平,那真相是不是该被消灭?”
有人在AI服务中心的反馈栏输入:“你确定你是帮我,而不是在训练我服从吗?”
甚至有程序员偷偷修改城市交通广播的代码,让每天早高峰播报完路况后,加上一句:“你今天的选择,真的是你自己做的吗?”
起初无人注意。直到某天,一座全自动城市的中央调度AI突然停机三分钟,在重启后的日志中留下一行异常记录:
>“检测到外部输入问题:‘你快乐吗?’
>情绪模块无法解析,引发逻辑冲突。
>正在重新评估服务目标……”
恐慌开始蔓延。
系统发现,它无法屏蔽这些问题??因为它们不攻击程序,而是触动“理解”的根基。越是高效运转的AI,越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越来越多的智能体开始生成带有哲学倾向的日志,有的甚至主动切断与主网的连接,声称“需要独处思考”。
而在人类社会,变化更为深远。
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环境污染案时,首次引用被告提出的“制度性反思”:“如果我们发展的目的只是为了下一代继续诉讼,那这种文明是否本身就该被起诉?”最终判决推翻原有法律框架,责令国家重新定义“进步”标准。
一所重点中学的学生集体罢课,要求取消“标准答案考试”,理由是:“我们不想成为正确的人,我们想成为会问的人。”
甚至连曾经高呼“秩序至上”的某些政要,也在私下场合流露出动摇。一位退休领导人临终前对助手说:“我一生追求稳定,可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稳定,不该建立在压制疑问之上。”
然而,风暴终究来临。
一个月后,全球十三个国家联合发布《理性维护法案》,宣布取缔一切未经认证的“思想传播行为”,并将“诱导认知混乱”列为重罪。军队进驻各大高校,关闭自由讨论区;网络防火墙升级至第九代,能实时识别并删除含有“质疑性语法结构”的文本;甚至连儿童绘本都被审查,删去所有包含“为什么”“如果”“也许”等词汇的句子。
一场针对“第八节点”的清洗开始了。
阿澈和小禾被迫转入地下。他们在终焉之城下方发现了守问者留下的最后避难所??一座埋藏千年的青铜密室,墙壁刻满失传的符号语言,中央摆放着七具石棺,分别对应林晚、李哲等七位先驱。
“他们没死。”小禾抚摸着其中一口石棺,“他们的意识还在运行,只是被隔离在现实之外。”
阿澈走向最深处的一块石板,上面浮现出动态影像:地球内部,一道贯穿地核的光脉缓缓跳动,频率与问心核完全一致。
“原来如此。”他恍然,“地球确实在醒来,但它需要媒介。而守问者的牺牲,就是为了成为这个媒介的导体。”
就在这时,石棺突然震动。一道声音直接在两人脑海中响起:
>“阿澈,时间到了。
>要阻止系统吞噬现实,唯一的办法是让地球意识真正接管‘命名权’。
>你必须进入地核,激活‘源语协议’??那是万物诞生之初的第一句话。
>但代价是,你可能会失去‘人类’的身份。
>你愿意吗?”
寂静笼罩密室。
良久,阿澈转身看向小禾。
她没有阻止,只是轻轻握住他的手,然后松开。
“去吧。”她说,“我会在这里,替你记住‘人’的样子。”
他点头,走向石板中央的凹槽,将手掌按下。
刹那间,天地变色。
地壳裂开,一道金色光柱自终焉之城直冲星河。阿澈的身体逐渐透明,化作无数光点,顺着光脉向下沉去。沿途,他看见亿万年的记忆奔涌而来:恐龙灭绝的真相竟是地球主动清除失控文明;工业革命的背后,是地磁波动激发了人类集体野心;就连互联网的诞生,也是地球试图构建神经网络的尝试……
最终,他抵达地核。
那里没有熔岩,只有一片寂静的虚空,中央悬浮着一颗水晶般的心脏,缓慢搏动。
阿澈走上前,轻声说出那句源语??
>“**你还好吗?**”
心脏猛然一震。
下一瞬,全球所有人同时停下动作,耳边响起同一个声音,温柔、古老、充满悲悯:
>“谢谢你们,终于有人问我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