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大昌乱(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昌本来就被李承祖兵变反叛打的个措手不及,几十年歌舞升平,重文不重武,官员花天酒地,战力稀疏平常,连个新唐都打不过,怎么可能同时和新唐武国开战呢。

就是因为和新唐的胶着战,打的大昌流民不断,而武国也在边境小打小乱,打打局部战,搞的大昌乱成一团,除了昌京被镇压了外,别的州县现在到处闹民变。

攘外必先安内,没有办法,大昌只能求和,好在新唐也有意先行休养,朝廷一招安就同意了,派出代表团来。

那武团也是先派出使团过去,许了种种优惠条件,人家才肯和平共处,派了使团过来,谈开互市,没有想到人才到,正副使就一伤一死,这可不恼火吗。

如果大昌不给出更好的条件来,这武国必定是要开一场大战了。

对于这个新唐那边倒是乐观其成,李承祖巴不得他们两家打起来,打个两败俱伤才好,这样等他休生养息个几年,和陈国通商互市将经济提升起来,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再来一一收拾这两国,将自己李家的失地都收回来。

当然有便宜不占白不白,他传令这边的代表团,虽然自家没有受到人员损失,但是还是要狮子大开口,能占一点便宜是一点,以让这边的暗子在朝中与使团里应外合,要好处。

大昌这边也有高人,你要好处可以,但要调你的兵力去武国边境协防,想要借力打力,顺便消耗新唐的力量。

这一点李承祖是坚决不同意的,他的暗子此时发挥了作用,那玉玲珑也发挥了作用,成功让四皇子为新唐说了好话。

四皇子是贤王,最看不得百姓受苦,如果再起战事,这大昌子民最遭罪,可不能再打仗了,既然和武国都互市通商了,为什么还要增加兵力协防呢,那不是给武国造成不好的印象嘛。

况且调了新唐的兵,那陈国边境呢,新唐那边还有一个陈国呢,虽然是友好国家,也是要驻军才行的,人家新唐也起到了镇守边关的作用呢。

朝中吵的一团乱麻,却并不妨碍官员贵人们下班后去逛青楼,现在又多了个借口,要招待别国代表团成员。

一定要陪吃陪喝陪玩好,这样才能尽到大昌热情好客的地主之谊,展示出大国风范。

家家的青楼都没有断过生意,生意目前最火的就是那几家一等青楼,而《青玉案》原唱所在的品花楼最火。

陈妈妈忙的不亦乐乎,每天数银子数的手软,一时倒没有再管那假冒的辛弃疾去。

那假辛弃疾,也不算假吧,人家毕竟名字也是这个,只不过不是原版的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