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云中食堂优秀员工的基本素养(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秦淮研究了一个晚上土豆饺子的视频教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这个方子就是很烂。

食材太简单且搭配不合理,大量土豆加上少许腊肉丁,也没什么调味,纯粹的碳水包碳水,从味道到口感上都比较一言难尽...

雨声渐密,屋檐下的水珠连成线,敲在青石板上,像某种古老节拍器的低语。厨房里那口铜锅依旧温着,火光映在墙上,晃出一片暖黄。林小满没有睡。他坐在灶前的小凳上,膝头摊着一本翻旧了的《烬余篇》,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那里已被无数次翻动磨出了毛边。

门外传来脚步声,迟疑、沉重,像是拖着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门被推开一条缝,一个穿灰蓝色工装的男人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只塑料饭盒,盒身已经变形,一角裂开,用透明胶带缠了三圈。他头发湿漉漉地贴在额头上,雨水顺着裤管往下滴,在门槛处积了一小滩水。

“我……能进来吗?”他声音沙哑,像很久没说过话。

林小满点头,起身搬来一把椅子。“坐。”

男人坐下,把饭盒放在桌上,双手仍紧紧攥着它,指节发白。他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许久才开口:“这是我儿子昨天中午吃的午饭。我没让他吃完。”

屋里很静,只有铜锅里水汽轻沸的声音。

“他今年十五岁,在职高读计算机。成绩不算好,但老师说他有天赋,能写代码。”男人顿了顿,喉结滚动,“可我总觉得他在混日子。我说,你爸干了二十年电工,风吹日晒换你一张课桌,你就这样报答我?”

他抬起眼,目光空洞:“昨天中午我去学校送饭,是他妈做的红烧肉和米饭。我在教室外看见他……正把饭倒进垃圾桶。”

林小满没说话,只是轻轻打开饭盒。

里面的饭菜早已冷却,红烧肉凝着油花,米饭结成硬块,最上面压着一张揉皱的纸条。林小满小心展开,上面是少年潦草的字迹:

>我不是不想吃,是吃不下。

>每次你来送饭,全班都笑我‘爹味太重’。

>他们说你是底层劳工,配不上当家长。

>我知道你不坏,可我……真的好丢脸。

饭盒底部还有一行更小的字,几乎被油渍糊住:

>对不起,爸爸。我不是讨厌你,我是讨厌那个没办法为你骄傲的自己。

王素芬站在门口,手捂着嘴,眼泪无声滑落。她想起自己年轻时也这样羞于承认父母的身份??父亲是拾荒的,母亲在菜市场摆摊,她说不出口,于是编造了一个“在国企上班”的家庭背景,整整骗了同学三年。

“他现在在哪?”林小满问。

“在家。”男人声音颤抖,“昨晚我没骂他。我把饭盒拿回来,一句话都没说。今天早上他照常去上学……可我知道,他心里有根刺,扎得比我还深。”

苏晓蹲下来,将耳朵贴近饭盒边缘。忽然,她闭上眼,轻声道:“我听见了……他在哭,很小声,在被窝里。他说:‘要是我能换个爸就好了。’可说完又立刻后悔,咬住枕头不让自己出声。”

张野默默走到院中,挖了一捧新土,又采了几片薄荷叶。他回来时,把叶子放进锅里,说:“加点清凉。烫伤的胃,需要冷一点的东西救。”

林小满将饭盒里的饭菜倒入铜锅,加入清水,文火慢煨。随着温度升高,一股奇异的气息弥漫开来??不是肉香,也不是米香,而是一种夹杂着汗味、机油味与童年校服洗衣粉味道的混合体,像一段被遗忘的记忆突然苏醒。

李哲架起录音机,调到最低频段。他闭着眼,耳机里传来细微的电流声,接着是一串断续的敲击音,像是键盘敲打,又像心跳。

“这是……他在写代码。”李哲忽然睁眼,“不是作业,是一个小程序,标题叫《替换系统》。”

“什么意思?”陈婉问。

“他说,想开发一个APP,能把别人的父亲临时‘租借’给自己??比如校长、体育老师、甚至网红主播。只要能在家长会上体面出场就行。”李哲声音低沉,“可这个程序最后一页写着:‘所有账户均已下线,无人愿意接单。’”

屋里一片死寂。

苏慧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

>林浩然,15岁,职高一年级。

>梦想不是成为程序员,而是成为一个不必为父亲感到羞耻的儿子。

>他不是叛逆,是被困在尊严与亲情之间的夹层里,动弹不得。

她撕下纸页,投入灶火。火焰猛地一跳,竟将纸灰托起,在空中盘旋片刻,化作一道微弱的光痕,落入锅中。

铜锅轻颤,水珠滴落。

这一次,水迹缓缓延展,拼出六个字:

**我也想为你骄傲**

林小满闭上眼。他知道,这不再是少年的心声,而是父亲心底埋了十几年的话。那个每天爬电线杆、手套磨破也不肯换的父亲,那个被孩子嫌弃“爹味重”的男人,其实一直渴望的,不过是一句简单的认可。

他转身看向那位电工,轻声问:“你小时候,有过为你爸骄傲的时候吗?”

男人愣住,随即苦笑:“我爸是码头搬运工。有一次家长会,他穿着脏工装就来了,身上还有鱼腥味。我躲厕所没敢出来。后来听说他站了半小时,没人跟他说话。”

“那你恨他吗?”

“不。”男人摇头,“我只是……心疼他。可我不敢说,怕显得矫情。”

林小满点头:“那就从现在开始说。不是对孩子,是对你心里那个十五岁的自己。”

男人沉默良久,终于开口:“爸……我不是躲你。我是怕别人看你的眼神,像看一堆废铁。可你现在听到了吗?我想你了。我想告诉你,你扛过的那些麻袋,比我拿过的任何奖状都重。”

话音落下,铜锅再次滴水。

水珠落地,勾连成行:

**你说出来了**

苏晓哭了。她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是她大学时和导师的合影。那时她为了争取保研资格,谎称自己来自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中学语文教师,父亲是退休工程师。实际上,母亲是超市收银员,父亲在工地摔断腿后靠低保生活。

“我删过妈妈给我寄的饺子照片,因为朋友圈里全是‘书香门第家宴’。”她哽咽着,“我现在想发一条动态,标题就叫《我妈包的饺子露馅了,但我的心终于完整了》。”

林小满递给她一支笔:“写下来,贴墙上。”

她照做了。纸条旁,张野贴上了今天的菜单:

>今日复刻:红烧肉配白饭(父亲版)

>来源:一位被儿子嫌弃的电工

>说明:这不是一顿完美的饭,但它承载着一个人想被看见的努力

第二天清晨,厨房门口又排起了队。

第一位是个初中女生,抱着一台破旧的MP3。她说:“这是我姐姐留下的。她去年跳楼了,遗书里只写了一句:‘你们爱的是成绩单上的数字,不是我。’”她把MP3递给林小满,“里面存着她录的歌,都是自己写的。没人听过。”

林小满接过,交给李哲。李哲连接音响,按下播放键。

歌声响起,稚嫩却锋利:

>“我把微笑折成纸飞机/投进你们鼓掌的海洋/可它沉了/因为里面灌满了谎”

女孩蹲在地上,抱着膝盖哭出声:“其实我也在考前十名,可我好累。我不想再装了。”

第二位是个快递员,带来一双磨破底的运动鞋。“这是我跑断腿买的限量球鞋,送给我暗恋三年的女孩。她发朋友圈说‘感动’,可转头就跟富二代去了音乐会。”他苦笑,“我是不是很蠢?”

“你不是蠢。”苏慧接过鞋,翻开鞋垫,在内侧发现一行铅笔写的字:

>给小雅:这是我两个月工资买的。

>我不知道什么叫浪漫,

>但我知道,每天多送五十单,就能离你近一点。

她抬头:“你很勇敢。真正的浪漫,从来不是音乐会,是有人愿意为你多跑五十单。”

第三位是个高中班主任,带来一叠学生周记。其中一本里写着:“老师总说‘阳光点’,可我家阳台上挂着三条催债短信横幅。我怎么阳光?”她红着眼说:“我以前觉得孩子该学会坚强。现在我才懂,坚强不是压抑,是有人允许你先崩溃。”

林小满让她把周记本放进铜锅边的木箱里??那是专门收集“未被说出的话”的容器。

中午,苏慧去了那所职高。她在公告栏贴上新的《家属证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