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每逢月圆之夜,总有渔民声称看见一对身影并肩走在海边,男子沉默,女子哼歌,脚步轻盈如踏星河。若有人想靠近,他们便化作风中的低语,消散于夜色。
这一年清明,阿莲再次来到岛上。
她已不再年轻,鬓角染霜,背脊微驼,手中提着一只竹篮,里面装着新采的白莲、三碟小菜、一壶陈酿。
她在坟前放下祭品,点燃三炷香,轻轻说道:“今年菜长得好,鸡下了七个蛋,我都腌了咸的,等你回来吃。”
她笑了笑,眼角皱纹如花瓣绽放。
“孩子们都长大了,最小的那个去年娶了媳妇,还抱着孩子来给我磕头。我告诉他们,你最喜欢听他们唱歌,于是他们每年清明都会聚在院子里,唱那首巫歌。歌声传得很远,据说连山那边的村子都能听见。”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回应。
她取出一封信,放在坟头。信封泛黄,字迹熟悉,却是从未寄出的那一类。
“我知道你收不到,但我还是写了。”她低声说,“今天天气很好,太阳暖暖的,像你最后一次看海那天一样。我带来了你喜欢的酒,咱们……喝一杯吧。”
她斟了两杯,一杯放在墓碑前,一杯握在手中。
“敬你。”她说,“敬那个不肯认命的杨戬,敬那个为了我耗尽寿命的傻子,敬那个说我比六百年前更美的……丈夫。”
她仰头饮尽。
片刻后,她靠在墓碑旁,望着大海,轻声哼起那首古老的巫歌。
歌声飘荡,海鸥盘旋,浪花温柔拍岸。
忽然,湖面微光闪动,那盏心灯再度浮现,悬于空中,静静燃烧。
灯焰之中,传来一声极轻的回应:
**“好酒。”**
阿莲闭上眼,嘴角扬起。
她知道,他一直都在。
***
又五十年过去。
归心祠遍布三界,香火绵延不绝。传说只要真心相爱之人在此焚香立誓,便能在梦中见到二郎夫妇的身影,聆听一段低语,或得一盏长明的心灯。
玉帝晚年退居太清宫,常独自翻阅《仁义录》,每当看到“杨戬”之名,总会轻叹一句:“朕曾掌雷霆,却不知,最动天地者,原是一颗凡心。”
东华帝君寿终正寝那日,天降甘霖,百花齐放。其弟子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封密信,上书:
>“吾观三界兴衰,终悟一理:
>法可拘身,情能动天。
>杨戬非逆天者,实乃补天人也。
>若无此等至情,天道不过枯骨;若有此心,蝼蚁亦可撑起苍穹。”
信末附言:
**“请将此语刻于归心祠正殿。”**
百年之后,归心祠扩建为“情愿殿”,殿中央立一座九重灯塔,名为“心灯台”。塔顶永燃一盏巨灯,由万民心愿供奉,昼夜不熄。传说只要绕塔三圈,诚心祈愿,便可听见内心最渴望的声音。
某个雪夜,一名少女独自前来,跪在灯下哭泣。她恋人身陷魔渊,生死未卜,她愿以己命换其归。
正当她欲割腕献祭时,灯焰忽动,一道温和男声响起:
**“不必牺牲。”**
她抬头,只见光影浮现,一男一女携手而立,男子眉心隐现金痕,女子笑意温婉。
“真正的爱,不是毁灭自己,而是照亮对方。”男子说,“活下去,等他回来。只要你心中的灯不灭,他就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
少女泪流满面,叩首不起。
翌日清晨,人们发现灯下多了一束白莲,花瓣上留有一滴晶莹露水,宛如泪痕。
而那天起,世间多了一句俗语:
**“不怕情深命薄,只怕心灯未燃。”**
***
千年流转,沧海桑田。
曾经的绿洲早已湮没于风沙,唯有一块残碑立于黄土之中,上书“归来”二字,风雨难蚀。
南海小岛成了朝圣之地,每年清明,无数情侣登岛祭拜,在“归处”祠前许愿。渔夫们说,每逢春夜涨潮,海上会出现一条由荧光水母组成的光路,直通海底深处,仿佛有人在引导迷途的灵魂归家。
而在某片无人知晓的星空尽头,有一颗微弱星辰,始终不灭。仙官观测星图时发现,那颗星的轨迹竟与人间情感波动同步起伏??喜悦时明亮,悲伤时黯淡,离别时颤抖,重逢时璀璨。
老星官捋须叹息:“此星无名,却载万情。莫非……真是他们?”
身旁年轻弟子好奇:“谁?”
老人望向南方,轻声道:
“一个不肯放手的男人,和一个始终等待的女人。”
“他们教会了天地一件事??”
“有些规则,本就不该存在;有些人,注定要超越生死。”
风起,星移,灯长明。
故事从未结束,只是换了方式继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