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风流少年(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果然,他们已察觉此事。看来,是时候出手了。”
他随即命人火速前往御史台,将账目呈交,并附上一封密信:
>台兄钧鉴:
>
>金吾卫已察觉此事,正派人封存柜坊账目,欲销毁证据。今已将账目整理成册,特呈御史台,请台兄速呈朝廷,以正视听。
>
>臣岱,顿首再拜。
写罢,他将信封好,交予心腹,命其务必亲自送达。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果然有御史上奏,弹劾金吾卫勾结柜坊,意图逼迫边士偿还旧债,并呈上账目凭证。
皇帝听后,脸色骤变,怒道:“竟有此事?”
韦虚心出列奏道:“此事尚需查证,然若属实,臣定严惩不贷。”
皇帝冷冷道:“若属实?若属实,便是欺君之罪!传朕旨意,即刻彻查此事,若有属实,金吾卫主事之人,一律严惩!”
韦虚心脸色一变,连忙躬身应诺。
朝堂之上,气氛骤然紧张。
张岱站在府门前,望着远处的皇城,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此事虽尚未彻底解决,但真正的风暴,已经掀起。
而他,也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张岱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天边渐亮的晨曦,心中却无半分轻松。金吾卫与柜坊勾结之事虽已上奏朝廷,然此事牵涉极广,背后之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他深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他缓缓坐下,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人送往御史台:
>台兄钧鉴:
>
>金吾卫勾结柜坊之事,虽已上奏,然其背后之人必会设法掩盖。今账目虽已呈上,然若无更确凿之证据,恐难彻底扳倒幕后之人。臣恳请台兄于御史台内另设密查,务必查明金吾卫与尚书都省之间是否另有往来,是否涉及边士旧债之外的更大图谋。
>
>臣岱,顿首再拜。
信写罢,他将信封好,交予心腹,命其务必亲自送达。
待心腹离去后,张岱取出一叠绢帛,仔细翻阅。这是他近日来整理的边士旧债案相关资料,包括边士名册、朝廷赏赐记录、金吾卫追债文书,以及西市柜坊往来账目等。他心中清楚,若要彻底扳倒幕后之人,仅凭一份账目远远不够,必须掌握更多证据,方能一击致胜。
他正思索间,忽听得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片刻后,亲信家人匆匆入内,神色凝重。
“八郎,西市李掌柜派人送来急报,说金吾卫已派人封锁数家柜坊,强行取走账目,并拘押掌柜,似有灭口之意。”
张岱眉头一皱,果然如此。金吾卫此举,显然是想销毁证据,阻止御史台进一步追查。他沉吟片刻,随即下令道:
“你即刻前往西市,命李掌柜设法保全剩余账目,并联络其余柜坊,务必留下副本。若有人被拘押,立刻设法营救,必要时可动用我府中人脉。”
家人领命而去。
张岱深知,若让金吾卫彻底销毁账目,那御史台的弹劾便成了无根之木,难以立足。他必须抢在金吾卫之前,将证据牢牢掌握在手中。
他随即召来另一名亲信,低声吩咐道:“你即刻前往御史台,向台兄禀报此事,并请其立刻上奏,要求朝廷派遣大理寺与刑部联合彻查,以免金吾卫独揽调查之权。”
亲信点头应命,迅速离去。
张岱站在书房中,望着案头的边士名册,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自己此举,已彻底得罪金吾卫与尚书都省,若不能一击致胜,恐怕自身也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他别无选择。
边士们为国征战,却反遭剥削,若他不为他们讨回公道,那他张岱岂非成了真正的懦夫?
他缓缓闭上双眼,心中默念:“边士之冤,我必为你们讨回。”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果然有御史上奏,弹劾金吾卫封锁柜坊、销毁账目,并请求朝廷派遣大理寺与刑部联合彻查。
皇帝听后,脸色阴沉,道:“金吾卫竟敢封锁柜坊?此事若属实,便是欺君之罪!”
韦虚心连忙出列奏道:“陛下,此事尚无确凿证据,臣已命人彻查,若有属实,必严惩不贷。”
皇帝冷冷道:“彻查?朕要的是真相,不是拖延!传朕旨意,即刻派遣大理寺与刑部联合调查,不得有误。”
韦虚心脸色微变,但不敢违抗,只得躬身应诺。
朝堂之上,气氛骤然紧张。金吾卫虽掌京师禁军,但在皇帝面前,仍不敢公然抗命。此事一旦彻查,其背后之人必将暴露。
张岱站在府门前,望着远处的皇城,目光深沉。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已经掀起。
而他,也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他转身回到书房,取出一叠新整理的资料,继续完善边士旧债案的证据链。他必须确保,御史台与大理寺在调查过程中,能掌握最完整的信息,以免被金吾卫操控调查方向。
夜色渐深,书房内烛火摇曳,张岱伏案疾书,笔锋凌厉,字字如刀。
他知道,自己已无退路。
这一战,不是为了权势,而是为了边士们的尊严,为了朝廷的公道,为了他张岱的信念。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的明月,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韦虚心、张敬、韦恒……郭知运、宇文融……你们以为,我会就此罢休吗?”
他低声喃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等着吧,这一战,我会让你们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