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9章(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种便利是双向的。

长安城里刚刚印出来的《大唐日报》,几天后就能摆在朔州的报摊上;而朔州棉纱作坊里出产的棉纱与布匹,也能源源不断地在数日内被运抵京城。

作为棉花种植的首倡者,燕王府名下的作坊规模并不算大,仅仅是消化自身棉田的产出。

真正让市场风云变幻的,是那些蜂拥而上、各自建厂的勋贵世家。

反倒是观狮山书院下属的机械作坊,通过出售纺织设备赚得盆满钵满。

“殿下,近来从朔州运往长安的棉纱棉布实在太多,如今东西两市的布价一日低过一日,已经跌破去年的一半了。”

王富贵满面愁容地来到燕王府,向李想禀报着最新的市场动向。

河东道百万亩棉花的巨大产能,彻底将棉布这种曾经堪比丝绸的贵重织物拉下了神坛。

眼下虽不至于像麻布那般低廉,但想恢复去年的高价已是绝无可能。

“棉花一旦实现大规模种植,布价下跌是必然的结果。”

李想对此却显得十分平静,“依我之见,现在的价格还是太高了。即便再对半砍一次,对许多寻常百姓而言,依然是难以负担的奢侈品。”

棉布的未来,注定是靠薄利多销来打开局面,否则推广种植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贞观十五年的大唐看似国力鼎盛,民生日益改善,但放眼全国,能安稳吃饱、体面穿衣的家庭仍非多数。

京畿之地尚好,偏远州县的百姓生活依旧困苦,许多人一生都穿不上几件新衣,冬日里因衣衫单薄而不敢出门更是常态。

这并非李想希望看到的景象。

“可殿下,价格如此走低,在河东道种棉花的利润岂不是要大大缩水?这恐怕会挫伤各家的积极性吧?”

王富贵担忧地问,他深知李想为了推广棉花付出了多少心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