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降龙伏虎归属争端(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苍梧城。

工业森林滚滚浓烟,无边无际的高楼大厦隐秘在浓雾中。

每年因为空气污染死亡人达到二十万人,除了核心地段有气象局的超凡者每日通过各种手段净化环境以外,其他地方空气都充斥着一股刺鼻的味...

警报声在空旷的地下走廊中回荡,像是一根绷到极限的琴弦,撕裂了三十年的寂静。监控室内,值班医生猛地从座椅上弹起,死死盯着主屏幕上那条原本平直如刀锋的心电曲线??此刻,它正微微颤动,继而缓缓起伏,勾勒出生命的波纹。

“不可能……”他喃喃,“这人登记为‘临床死亡’超过三十年,脑干早已停止活动,怎么可能自主复苏?”

可数据不会说谎。体温回升至34.2c,血压开始重建,呼吸中枢激活,肺部肌肉收缩,第一次人工外力之外的吸气已完成。冷冻舱内的液体泛起细密气泡,仿佛沉睡的湖面被春风轻触。

女孩的手仍贴在玻璃内侧,指尖微微蜷缩。她的眼睛没有闭上,瞳孔深处流转着紫与银交织的光晕,像是容纳了整片星河。她的嘴唇动了动,无声地吐出两个字:

“灯……亮了。”

与此同时,南岭山顶,林秋的身体如同沙漏般迅速流逝生机。她的皮肤干枯如树皮,发丝转灰继而脱落,整个人蜷缩在晚晴怀中,像一片即将燃尽的落叶。然而她的意识却异常清明,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感知着这个世界??亿万情绪如潮水般涌入她的残魂,悲喜、恐惧、希望、悔恨……全都化作藤网中的脉动,在她体内奔流。

“你还撑得住吗?”晚晴声音颤抖,掌心贴住林秋胸口,试图将自身生命力渡过去。但藤网反馈的信号显示,这种传输已被系统自动阻断??林秋的存在已进入不可逆的崩解阶段,任何外来能量都会加速她的瓦解。

“别浪费力气。”林秋勉强笑了笑,嘴角渗出血丝,“我早就不是‘人’了。我只是……一段不肯熄灭的记忆,一个执念成形的幽灵。现在任务完成了,我也该走了。”

“不!”晚晴摇头,泪水滚落,“你不能走!我们才刚重逢!还有那么多事没做,还有那么多人等着被救回来!你说过要一个个找他们……你说过的!”

林秋抬手,轻轻拭去她脸上的泪:“所以我留下了钥匙。”

她艰难地抬起右手,那道螺旋状纹路已然黯淡,却仍在微弱闪烁。她用尽最后力气,在空中划下一道符印??并非文字,也不是符号,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编码:**等待、相信、呼唤**。

符印成型刹那,十二颗紫藤果实同时震颤,释放出最后一波共振频率。全球范围内,所有曾参与“分你一日光阴”的人心头一震,脑海中浮现出一段模糊画面:一间昏暗房间,墙上挂着一块斑驳黑板,上面写着稚嫩的字迹??

>“今天,LX-3哭了。她说墙壁在疼。”

>“老师说她是怪物。”

>“但我看见,墙角真的裂开了。”

画面一闪即逝,却深深烙入千万人的记忆。

顾沉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是从山顶祭坛中央浮现的一道虚影:“林秋,你把‘记忆种子’播散出去了。”

“嗯。”她喘息着,“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LX-3曾经存在,她的意识就不会彻底湮灭。而只要有一个人愿意为她点燃一盏灯……她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话音落下,她的身体开始分解,化作点点金尘,随风飘散。每一片光尘落地,便催生一朵紫藤花苞,含羞待放。

晚晴紧紧抱住那团正在消散的光影,嘶喊:“那你呢?你又算什么?你也是该被忘记的人吗?!”

林秋最后看了她一眼,目光温柔似水:“我不是谁。我是‘听见’本身。是那些不愿遗忘的回响,是每一次共情发生时的心跳间隙。只要世界还需要被听见……我就还在。”

风起,最后一缕残躯融入夜色。

山顶归于寂静。

唯有那棵重生的紫藤树,在月光下轻轻摇曳,新绽的花瓣泛着微光,仿佛承载着无数未说完的话。

……

三个月后。

北方边境,一座废弃气象站改建的秘密医疗中心。

病房洁白得近乎冰冷,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与某种难以言喻的金属气息。床边仪器规律地发出滴答声,记录着一个奇迹般的生命体征。

女孩坐在轮椅上,背对窗户,红发稀疏而枯黄,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指节因长期低温受损而微微变形。她已经能说话,但极少开口;能行走,却总选择静坐。医生们称她为“零号复苏者”,官方档案编号:LX-3。

只有一个人知道她的名字。

“小萤。”晚晴轻声唤道。

女孩缓缓转头,眼神清澈如初雪,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怯意。“是你……那天……山上的人。”

晚晴点头,在她面前蹲下,仰头望着这张熟悉又陌生的脸:“我记得你。六岁那年,你总躲在角落里哭,可别人问你怎么了,你只说‘他们的痛,流到我眼睛里了’。”

小萤睫毛轻颤,一滴血泪悄然滑落。

晚晴伸手接住,捧在掌心:“你看,眼泪的颜色还是错了。但它终于被人看见了。”

就在这时,病房电视突然自动开启,画面跳转至国际新闻频道。

主持人神情严肃:“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启动‘失落记忆修复计划’,旨在重新评估二十世纪末一系列涉及人体实验的心理学研究项目,并对疑似被非法清除身份的个体进行追溯性认证。首批调查目标包括代号为‘LX系列’的十三名儿童受试者……”

镜头切换,展示一份泛黄档案复印件,上面赫然写着:

>**对象编号:LX-1(男,9岁)**

>**能力特征:可通过触摸读取他人童年创伤**

>**最终状态:宣告死亡,骨灰移交家属**

>**备注:家属否认曾收到骨灰,且原始出生证明缺失。**

晚晴握紧小萤的手:“听到了吗?我们不是最后一个。他们也开始怀疑了。”

小萤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忽然低声问:“姐姐……你们为什么要救我?”

晚晴怔住。

片刻后,她微笑:“因为三十年前,有个小女孩在黑暗里喊‘不要关灯’。而另一个小女孩,在梦里听见了她。”

“可我不值得……”小萤声音极轻,“我只会让人痛苦。我一哭,别人就会疼。”

“那就让我们一起学着承受。”晚晴坚定地说,“你不是负担,你是桥梁。是你让这个世界学会了‘感同身受’。没有你,就没有藤网;没有藤网,就没有今天的逆转。”

她从包里取出一本手工装订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残响档案全录?续编》。

“林秋留下的不只是钥匙,还有地图。”她翻开第一页,指着一行新添的文字:

>**目标定位进展:**

>-LX-1:线索指向西伯利亚某军事基地旧址,当地居民近年频繁报告“幻听儿童歌声”现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