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巨唐(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630章巨唐(第1/2页)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诞生,各种各样的电子元器件,也就有了出现的可能。
有着后世的经验做参考,这就相当于有了学习的路径。
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后世借鉴更快。
只是相对而言,当前时代的人才,基础上会更低,所以发展上才显得更慢。
但总体而言,基本能够追平。
李承乾一直没有去动,存在于喜马拉雅山脉另一面的天竺等国。
他在等,等半导体行业的发展,甚至等卫星的出现。
反正,天竺那边也不可能打过来。
打海战他们不配,毕竟大唐已经有了钢铁大船。
走陆地的话,他们得绕很远的路,就跟当初的玄奘一样,累都累死他们。
乾元三十年,是李承乾当皇帝的最后一年。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退位,不过退位并不代表不管了,毕竟大唐这个时代需要他来引领。
他只是不想再处理政务了,只抓着大势和大方向就好。
至于政务,当然是交给下一代的皇帝李厥,当一个正儿八经的牛马皇帝。
他打算着,平时就带着自己的嫔妃们,到大唐各地晃悠去。
如果晃悠够了,就参与到研发中去,靠自己的见识给予灵感,加速大唐的发展。
发现了哪里不对,就给好儿子打报告,让他改,让他干。
没事儿的时候,写写自己的前半生什么的。
对于著书立说,李承乾还是有点想法的,这是当前时代所有权贵人物的共同想法。
几乎每一个走到一定档次的权贵人物,后半生都会写书。
至于会写什么,这倒是不一定,这全看个人。
但能不能在历史上留名,这就谁都说不好了。
就好像历史上,唐俭后半生写过冥报记,完善了神话之中的地府阴兵体系。
但后世却很少有人知道阴兵体系的来源,还以为是伴随着神话的出现就已经存在。
可以说,唐俭完善的体系很出名,但他自己写的东西却不出名。
退位已经五十岁的李承乾,看起来也不过就三十岁左右的样子。
伴随着李承乾的退位,从贞观时期就跟过来的老臣们,也开始陆续退出朝堂。
一方面,他们确实年纪大了。
有的八十多,有的甚至九十多了。
如果不是李承乾赏赐给他们的药,他们都活不到这个岁数。
朝堂的大换血时代,也跟随而来。
一代新人换旧人,但诸如杜荷徐惠武媚娘等还继续发光发热,杜如晦等人,就纯粹开始养老了。
他们也学着李承乾,开始游览大唐的大好河山。
有时候一起走,有时候又分开走。
忙忙碌碌一辈子,他们都没有好好看看,自己经营了一辈子的大唐。
也就遇到了李承乾这个明主,不需要担心功高盖主,不需要担心飞鸟尽良弓藏。
只要在其位谋其政,一辈子堂堂正正,就能安然到退休。
他们这一批人都退休,包括李承乾的退休,也给后世做了良好的榜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