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想象空间(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深夜时分,万籁俱寂。
唐宋陷入了一场浸透了墨香的漫长梦境。
梦里,他置身于一座不知年代的古老书斋中。
窗外雨打芭蕉,室内烛影摇红。
面前一张巨大的黄花梨木书案上,铺着上好的澄心...
唐宋起身走到窗前,推开半扇玻璃。夜风裹着泥土与木棉的清香涌进来,冲淡了书房里陈年纸张的气息。他望着楼下那间由集装箱改造而成的小屋,灯光从磨砂玻璃中透出,像一颗埋在地底却执意发光的心脏。议事角的牌子被雨水洗得发亮,“市民议事角”四个字是几个中学生用油漆一笔一划描的,笔触稚嫩,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
手机又震了一下。这次是苏渔的消息:“西北组传来新线索??‘轨道正义’行动触发连锁反应,西安、乌鲁木齐两地铁路职工家属开始自发组织信息比对小组。他们发现,近三年内多个‘应急抢修工程’的中标单位都指向同一家注册于霍尔果斯的公司,法人代表竟是某局级干部已故配偶。”
唐宋回了个“收到”,没有立刻回复更多。他知道这种事一旦浮出水面,就像冰山露出一角,下面连着整座沉没的大陆。而此刻最紧要的,不是追击,而是让普通人学会辨认冰层下的裂缝。
第二天午后,阳光破云而出,洒在议事角门前的小广场上。三百万元专项资金听证会准时开始。十几张折叠椅围成半圆,居民们陆续到场:有退休教师、快递站长、开小吃摊的夫妻、社区志愿者,还有几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他们是“校园政策观察社”的特派代表。
程秋秋带着两名技术员在现场调试投影设备,墙上打出一张可视化图表:资金分配建议草案。六大类项目并列排开??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儿童游乐区翻新、无障碍通道建设、绿化提升、智慧安防系统采购、文化墙绘制。每项后面标注预算金额和受益人口估算。
“我们今天不投票,也不鼓掌通过。”唐宋站在人群中央,声音平稳,“我们要做的,是问清楚每一笔钱背后的三个问题:谁说了算?谁被看见?谁可能被落下?”
一位穿蓝布衫的老太太举手:“我家楼道黑灯半年了,报修三次都没人管。这回能不能先把照明解决了,别光顾着刷墙画画?”
“能。”唐宋点头,“而且您这个问题正好戳中一个关键漏洞??优先级判定标准缺失。目前草案里,所有项目按申报时间排序,但没人说明‘紧急程度’如何评估。”
一个小男孩站起来,手里举着打印纸:“我爸爸是环卫工,他说东街那个智能垃圾桶试点,三个月坏了两次,维修费比买新的还贵!是不是该查查合同?”
台下有人笑,随即安静下来。笑声不是嘲笑,而是惊讶于孩子竟看得这么深。
这时,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站起身,语气克制却锋利:“我是附近产业园的程序员。我想知道,为什么智慧安防系统的预算占到总额的38%?摄像头多了,就能保证安全吗?还是说,这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数字政绩’?”
空气微微凝滞。这不是普通居民常提的问题,它直指机制性弊病。
唐宋看着他:“你能提出这个,说明你已经过了‘看到现象’这一关,进入了‘追问结构’的层面。很好。”
他转身示意程秋秋切换画面,调出一份脱敏后的政府采购数据分析报告。屏幕上,近五年本市同类项目的履约评价曲线清晰呈现:智能化设备中标率逐年上升,但实际使用满意度持续走低;维保成本平均超出初始报价2.7倍;更令人警觉的是,七成以上项目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或竞争性谈判方式,公开招标比例不足一成。
“这不是技术问题。”唐宋说,“这是决策惯性的结果??我们越来越依赖‘看得见的解决方案’,哪怕它们昂贵、低效、甚至虚假有效。”
人群中响起低语。有人掏出笔记本记录,有人悄悄拍照上传到业主群。
会议进行到尾声时,一名拄拐杖的残障人士发言:“我住三楼,没电梯。你们谈无障碍通道,可我家门口那段坡道设计根本不合规,轮椅根本推不上去。能不能请专业机构来做一次实地勘测,而不是坐在办公室画图纸?”
这句话像一根针,刺破最后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唐宋沉默了几秒,然后郑重地说:“您说得对。真正的公共参与,不是让大家来听解释,而是让被影响的人主导讨论。从今天起,‘破执者联盟’将推出‘现场决策沙盘’工具包??任何涉及民生改造的项目,在立项前必须组织利益相关方实地踏勘,并用模拟推演方式预演实施后果。”
掌声第一次响起,不算热烈,却持久。
散会后,几个孩子围住唐宋,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老师,我们学校旁边要建垃圾转运站,说是便民工程,可家长都说会影响健康,能用你们的方法查吗?”“老师,居委会说今年经费紧张,取消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但他们去年买了两辆公务用车,这算不算不公平?”
唐宋蹲下身,平视他们的眼睛:“你们能想到这些,就已经赢了一半。记住,成年人常常习惯接受‘没办法’,但你们不必。怀疑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了不怀疑。”
当晚,他在日记本上补充了一句: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答案,而是保护提问的权利。
几天后,兰州传来消息:“轨道正义”行动推动国家铁路集团发布通知,要求全路网工程项目自即日起实行“阳光招投标”,所有中标结果须在官网公示不少于十五日,并开通异议反馈通道。首批公开的数据中,竟有十七个项目存在专家评审意见雷同、评分畸高、关联企业交叉中标等异常情况。
与此同时,云南来的女孩马小芸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语音:“唐老师,我们村那个光伏电站的事有进展了!县纪委成立了专项调查组,我把合同拆解成时间轴、资金流、资质链三张图交上去,他们说‘材料很扎实’。”
程秋秋转发时加了一句评语:【当农民女儿学会用数据说话,谎言就再也藏不住脚。】
然而风暴并未停歇。一周后,欧阳深夜来电,声音罕见地沉重:“李婉如动了真格的。她在海外启动‘记忆重构计划’,联合多家AI实验室开发‘群体认知重塑模型’。初步测试显示,只需向特定区域投放六个月的情绪化叙事内容,就能使公众对某一政策的支持率人为抬升23个百分点,即便该政策实际损害其切身利益。”
“手段呢?”唐宋问。
“伪装成民间呼声。”欧阳答,“比如制造thousandsof真实感极强的‘亲历者故事’,讲述某个拆迁户因旧改获得财富自由,某个农民靠土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视频、图文、直播、短视频矩阵全覆盖,评论区全部由深度伪造账号维护热度。最关键的是??这些内容本身不造假,只是精心挑选极端个例,屏蔽绝大多数失败案例。”
唐宋闭上眼。这不是谣言战,而是真实的选择性呈现,是一种更高明的认知操控。
“她想证明什么?”他低声问。
“证明人心可以被批量塑造。”欧阳说,“也证明,只要控制了叙事权,真相本身不再重要。”
挂断电话后,唐宋彻夜未眠。他知道,这场战争已从揭露腐败升级为争夺现实定义权。如果任由“精致的片面真实”泛滥,那么再多的监督工具也将失效??因为人们会主动拒绝复杂,拥抱简单而诱人的幻象。
次日清晨,他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
“我们必须反击,但不能用同样的方式。”他说,“我们不做情绪贩卖者,也不制造对立。我们要做的是??建立‘认知免疫系统’。”
苏渔皱眉:“怎么建?”
“教人识别信息生态中的‘寄生逻辑’。”唐宋打开PPT,首页写着一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