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闺蜜的“考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沉默了几秒钟后。
林沐雪压抑住内心几乎要喷涌而出的狂喜,矜持而受宠若惊道:“欧阳女士…这也太突然了,我怎么好意思占您这么大的便宜呢?”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欧阳弦月的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
唐宋回到成都后,没有立刻回老宅,而是驱车前往城西一处废弃的工业厂区。这里曾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如今厂房锈迹斑斑,玻璃碎裂,野草从水泥裂缝中疯长而出。他穿过一条幽深的走廊,推开一扇铁门,里面却是一间被精心改造过的地下工作室??程秋秋称之为“蜂巢”。
灯光亮起,苏渔正坐在主控台前调试设备,墙上挂着三块大屏,分别显示着全国重点城市的基建项目动态、SPV公司股权变更热力图,以及“破执者联盟”代码包的全球传播路径。
“你去了峨眉山。”苏渔头也不抬,“她托人传话,说你在那边待了整整一天。”
“嗯。”唐宋脱下外套,挂在墙边的衣架上,“我见到了那个老僧,也拿到了信。”
苏渔终于转过身来,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他说什么?”
唐宋沉默片刻,从胸前口袋里取出那张纸,轻轻放在桌上。苏渔低头读完,眉头缓缓皱紧。
“他在提醒你,也在挑衅。”她说,“这不是结束,而是一次交接。”
“我知道。”唐宋坐下来,声音低沉,“周临川走了,但他留下的机制还在运转。就像一台精密的钟表,即便发条松了,齿轮仍会继续转动一段时间。”
程秋秋这时从内室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文件。“我们查到了‘智城信用’最近三个月的数据调用记录。”她将文件递过来,“他们通过住建部下属一个开放接口,批量抓取了全国三百多个城市更新项目的财政预算明细,尤其是那些尚未公开招标的预选名单。”
唐宋快速翻阅,目光停在一组异常IP地址上。“这些请求源……伪装成地方发改委的办公网络,但实际上来自海南那三家SPV公司的托管服务器。”
“更可怕的是,”程秋秋补充,“他们在用‘青鸾计划’的原始算法模型进行反向推演,试图预测哪些区域最可能获得债券资金倾斜,然后提前注册空壳公司,准备新一轮套利。”
苏渔冷笑:“他们不是在等政策落地,而是在教政策怎么落地。”
空气骤然凝重。唐宋盯着屏幕,忽然问:“有没有可能,他们的目标根本就不是钱?”
两人同时看向他。
“我是说,”唐宋缓缓道,“如果只是贪财,完全可以用更隐蔽的方式操作。但他们偏偏要留下这么多痕迹??相似的技术架构、重复的利益链条、甚至故意让‘破执者联盟’流传出去……这不像逃避追查,倒像在测试反应速度。”
“你是怀疑……他们在演练?”程秋秋声音微颤。
“对。”唐宋点头,“一场关于‘系统容忍度’的社会实验。每一次曝光、每一次整改,都是他们收集数据的机会。他们想知道:这个国家的监管体系,在多大程度上能察觉并纠正结构性漏洞?当公众愤怒达到什么阈值时,权力才会出手干预?”
苏渔猛地站起身:“所以赵妍被捕不是意外,而是必然环节。她是弃子,用来验证高层是否愿意动真格。”
“而周临川消失,也是一种姿态。”程秋秋接道,“他不需要亲自参与后续操作,因为他已经把规则种进了系统里。哪怕他自己退场,这套机制依然会自我复制、自我进化。”
唐宋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郑维邦教授那本破旧笔记本上的字迹:“若规则不容变,则当变规则之基。”
原来如此。
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腐败集团,而是一种新型的权力形态??它不依赖职位,不依附派系,而是以技术为骨架,以信息为血液,以制度缝隙为栖息地。它不需要旗帜,也不需要宣言,只要有人还在相信“效率”、“创新”、“资源整合”,它就能借壳重生。
“我们必须做点不一样的事。”唐宋睁开眼,语气坚定,“不能再局限于揭露和阻止。我们要让他们赖以生存的逻辑本身,变得不可持续。”
“怎么做?”苏渔问。
“反击他们的‘合法性’。”唐宋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透明、共治、可逆**。
“第一,我们要让所有城市更新项目的决策过程彻底透明化,不只是结果公开,而是全程留痕,包括专家评审意见、内部会议录音、资金分配权重计算方式;第二,推动建立公民监督委员会,赋予普通市民调阅资料、提出异议的权利;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我们要设计一套‘政策可逆机制’,一旦发现某项改革被滥用,可以依法追溯责任,并强制回滚相关资源配置。”
程秋秋怔住了:“你这是在提议重构治理伦理。”
“没错。”唐宋转身看着她们,“他们用专业术语屏蔽质疑,我们就用全民参与打破垄断。他们靠‘合规性’护身,我们就让‘正当程序’成为真正的门槛。”
苏渔久久未语,最终轻声道:“可这需要立法支持,需要行政配合,甚至需要一场思想启蒙……你不是在打一场战役,你是在发动一场革命。”
“那就发动吧。”唐宋笑了笑,“我不是一个人。”
几天后,一封署名“城市治理研究联合体”的建议书悄然递交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内容详尽阐述了当前城市更新领域存在的“隐性权力转移”风险,并提出建立“重大公共政策社会影响评估制度”的构想。附件中包含大量案例分析、技术论证,以及一份由百余名高校学者联署的支持声明。
令人意外的是,这份建议书并未石沉大海。两周后,《人民日报》理论版刊发一篇题为《改革不能止于效率》的评论文章,明确提出:“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警惕‘技术精英主义’对公共利益的侵蚀,确保每一项制度设计都经得起阳光检验。”
舆论风向开始微妙转变。
与此同时,“破执者联盟”的影响力持续扩大。北京某区试点将其嵌入政府采购平台,仅一个月内便识别出七项存在明显倾向性的招标条款;深圳一家民间智库利用该工具分析去年发布的产业扶持政策,发现三项补贴细则实际惠及对象集中于特定关联企业。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主动联系程秋秋团队,寻求合作升级本地监管系统。
然而,唐宋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某个深夜,蜂巢警报突然响起。系统检测到境外某匿名组织正在尝试入侵他们的分布式备份节点,手法极其专业,几乎与当年“归雁”木马的攻击模式如出一辙。
“他们来了。”苏渔盯着屏幕,手指飞快敲击键盘,“这次不是试探,是清剿。”
唐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所有外部连接,启用离线验证机制。与此同时,他拨通欧阳的电话。
“我知道你不便明面介入。”他说,“但我需要你帮我确认一件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是否批准了一个名为‘智慧城市治理协同创新平台’的新项目?牵头单位是不是南方经济研究院?”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
“有。”欧阳终于开口,声音压得很低,“项目编号CUP-2025,已于上周完成立项审批。名义上是推动数据共享与跨域协同,但实际权限远超常规科研项目??它可以直接调用省级政务云的核心数据库接口。”
“果然……”唐宋握紧手机,“他们换了个名字,重新上线了。”
“你要小心。”欧阳提醒,“这次他们学会了伪装。项目专家组名单里,甚至包括两位反腐败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
挂断电话后,唐宋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他知道,对方已经完成了从“暗中操控”到“光明正大地重构规则”的转型。他们不再躲在阴影里,而是堂而皇之地走进会议室,穿着笔挺西装,拿着厚厚的研究报告,说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效率”这样的高尚词汇。
这才是最危险的敌人??他们让你无法指责,因为你一开口,就会被反问:“你反对进步吗?你阻碍改革吗?”
第二天清晨,唐宋召集程秋秋和苏渔召开紧急会议。
𝐁 𝒬 𝔾 ok. n e 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