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得看满朝文武的态度了(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镇西王久久不语,最终缓缓起身,深深一拜:“大人,臣告辞。”

他转身离去,脚步沉重。

而李慎之,则静静坐在厅中,望着窗外的天光,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知道,这场风暴,终于要过去了。

……

三日后,皇帝下旨,宣布立太子之事,不再更改。

沈元、周廷等人,被革职查办,流放边疆。

镇西王则被留在京城,封为“议政亲王”,不得擅离。

而李慎之,自此闭门不出,再未露面。

东镇抚司内,齐达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皇宫,神色复杂。

他知道,这场风暴虽已平息,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因为,皇帝终究还是孤身一人,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而他,则成了那座孤峰下,唯一的守门人。

镇西王离开李慎之府邸后,天色已近黄昏。

他回到王府,独自坐在书房中,久久不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脸上深深的倦意。他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命运的岔路口。

一边是皇权,一边是礼法。

一边是江山,一边是道义。

他虽为皇室宗亲,却也是一位统兵大将,深知军中人心。若皇帝执意压制士林,势必引发动荡。而若他选择站在士林一方,那便是与皇权为敌。

他缓缓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李慎之那双平静却坚定的眼睛。

“老夫不愿做祸根。”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他心头。

他终于明白,李慎之并非不知局势,而是早已看透了一切。他选择沉默,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忠臣,不是去挑战皇权,而是去守护江山。

他缓缓起身,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封信。

信的内容,只有他自己知道。

写完后,他将信封好,交给亲信:“送出去。”

亲信接过信,低头应命,转身离去。

……

与此同时,东镇抚司内,齐达正召集赵远与姜云议事。

“镇西王今日去了李慎之府邸。”齐达缓缓开口,“他们谈了许久,但内容无人知晓。”

姜云皱眉:“会不会是李慎之在劝他退让?”

齐达摇头:“不,李慎之不会做这种事。他若想劝,早在镇西王进京前便已开口。如今他闭门不出,说明他已经做出了选择。”

赵远低声道:“那王爷呢?他会不会……”

齐达目光深沉:“他若真想动,早就动了。可他没有。这说明,他也在犹豫。”

姜云沉吟片刻,道:“可问题是,沈元他们不会给他犹豫的时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下一步行动。”

齐达点头:“所以,我们必须先下手。”

他看向赵远:“你立刻派人,查清楚沈元等人是否已经联络了其他外藩。若有,立刻控制。”

赵远拱手:“属下明白。”

齐达又转向姜云:“你去一趟御书房,向陛下禀报镇西王今日的动向,并请示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姜云点头:“是。”

待两人离开后,齐达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夜色下的京城,心中却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翌日清晨,一封密信悄然送入东镇抚司。

信的内容,只有八个字:

“请速查镇西王府。”

落款,是皇帝的亲笔。

齐达看完信,神色未变,但心中却已明白,皇帝已经做出了决定。

他立刻召集赵远,下达命令:“封锁镇西王府,任何人不得进出。同时,彻查府中所有往来书信、密档、账册。”

赵远一惊:“齐大人,这是要动镇西王?”

齐达冷冷道:“不是动他,而是逼他。”

赵远沉默片刻,最终拱手:“属下明白。”

他立刻带人出发,直奔镇西王府。

而此时,镇西王正坐在书房中,手中握着一封刚刚收到的密信。

信上写着:

“王爷,沈元等人已联络北境大将军,若三日内无动静,便将联合上书,逼迫陛下换储。若王爷不愿动,属下等人只能自行其事。”

镇西王看完信,缓缓闭上眼。

他知道,他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了。

……

与此同时,御书房内,皇帝萧玄正静静翻阅着一份份奏章。

冯玉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陛下。”冯玉低声禀报,“东镇抚司已封锁镇西王府,正在彻查府中往来书信。”

皇帝淡淡道:“他可有反应?”

冯玉摇头:“镇西王尚未出面,但府中已有动静,属下担心……”

皇帝冷笑:“他若真想动,就不会等到现在。”

冯玉低头:“奴才明白。”

皇帝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京城,缓缓道:“朕要的,不是镇西王死,而是他低头。”

冯玉一怔:“陛下是说……”

皇帝淡淡道:“朕要他亲手,断了那些人的念想。”

冯玉心中一凛,连忙应命而去。

而皇帝,则静静地站在窗前,嘴角微微上扬。

“你们想借‘礼’压朕,那朕就让你们看看,朕的江山,岂是你们能撼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