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施恩图报(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聪明的人,在遇到远超自己想像的利益面前,都会变得不理智。

朱厚熜自不例外。

当然,也有少年人自命不凡的心理。

中宗皇帝没有长生,那是他的问题,可我不一样……朱厚熜这般想着。

他没办法说服自己放弃,只能自我安慰式的找补。

朱厚熜自诩聪明,自命不凡!

……

武宗实录编撰的过程很是顺利,永乐大典的重新抄录却是遇到了点麻烦,在抄录的过程中,发现了极小一部分的手抄书。

占比少的可怜,可却迥然于印刷体。

这下,搞得朱厚熜以及六部九卿都有些发懵。

「皇上,如此情况当如何处理啊?」

朱厚熜看着呈送来的《永乐大典》,沉吟道:「你们以为这是永乐大典正本?」

「这个……」众大佬面色讪讪,「臣等都没有见过永乐大典正本,哪敢妄下判断?」

朱厚熜无奈之馀,也有些不解,「据说,太宗皇帝在永乐大典成书后,曾下恩旨准许京中官员借阅……此事属实吧?」

「属实!」

「那为何没人借阅呢?」朱厚熜一直没太搞懂这个问题。

杨廷和拱手道:「皇上,臣听说刚开始那会儿,确实有不少官员借阅,可后来大典大规模印刷,销售;官员们便也不再借阅了。」

朱厚熜愣了下,随即恍然:是了,内容都一样的情况下,何必再多此一举?再说,若是不小心损坏了永乐大典正本,就太宗那脾气……

「杨卿,你认为……这些是永乐大典正本?」

「这个……」杨廷和想了想,摇头道:「臣以为不太像,这些虽也是手抄版本,却没传言中的那般精致,细节处不难发现瑕疵……」

顿了顿,「永乐大典正本在太宗迁都时被焚毁,估计这些是太宗想再行抄录,但又觉得耗费钱财,故才刚开始就结束了。」

这话的潜台词在场之人都明白,朝廷都定了性,怎能自打嘴巴?

再有……这极小一部分的手抄本确实不够精致。

朱厚熜颔首:「杨卿高见,定然如此。」

其他人也露出恍然之色,「皇上圣明,杨大学士言之有理。」

朱厚熜笑笑道:「既然这样,那就不用理会了,继续抄录完整的嘉靖副本便是。」

「臣遵旨。」

朱厚熜微笑目送一群人离开,重新靠回椅背,轻轻道:

「是他偷的吗,他一个连荣华富贵都能轻易放弃的人,又怎会打大典主意呢?不能吃,不能喝,都不能见光……」

喃喃半晌,朱厚熜幽幽叹了口气,「但愿是他偷走的,这样……至少永乐大典正本无恙。」

呼~

「来人!!」

「皇上有何吩咐?」殿门口侍候着小太监走进来上前,躬身行礼。

「召李信李镇抚使进宫。」

~

李信受召而来,心中颇为纳闷儿,他到现在都还没搞清楚皇帝让他进京干嘛。

薅羊毛?

貌似一道旨意便可,犯不上再让他跑一趟。

难不成皇帝忌惮李家?

也不太像,真若忌惮李家,就不会这般和和气气了,怕是一箩筐的罪状都摆到自己面前了,更不会把自己晾着不管……

「微臣参见吾皇万岁。」

「呵呵……免礼。」朱厚熜笑道,「这几日朕比较忙,除政务外,还有武宗实录丶嘉靖副本……这一忙起来就爱忘事,爱卿这些时日可还习惯?」

李信能咋说?自然是:「皇上日理万机,臣挺习惯。」

顿了下,「还请皇上吩咐,臣定不负皇上栽培。」

潜台词:有旨意就下达吧,别再拖了!

虽说南直隶风平浪静,但作为水师二把手,离开日久总归是不好的,两地相距这麽远,路上耽搁的时间可不短。

「上次爱卿说对曾祖李青的事迹很是了解,不妨与朕说说。」朱厚熜微笑道,「朕登临大宝不久,许多方面都还有待精进,你曾祖辅佐过英宗皇帝丶中宗皇帝丶甚至宪宗皇帝,朕想通过你曾祖触类旁通。」

李信满脑袋问号:你是皇帝唉,还得向我家曾祖学习?好吧,我家曾祖确实够牛……。

这理由倒也说得通,不知怎地,李信就是有种别扭感,总觉着……皇帝不怀好意。

「皇上想知道哪方面?」

「都行!」

「……具体呢?」

「只要是关于你家曾祖的,事无巨细便可,嗯…,」朱厚熜轻笑道,「就从步入朝廷开始吧。」

李信愣愣点头,道:「曾祖最早入朝时是个博士……」

皇帝都发话了,李信便将自己所知的曾祖事迹和盘托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