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谁动了太宗的永乐大典?(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许久,
李青道:「除去个人情绪,单就认爹这件事,你如何作想?」
「当然是继嗣!」杨廷和想都没想,「皇上的皇位来自武宗丶孝宗父子,自然要以大宗为主。」
见李青微微皱眉,杨廷和道:「莫说皇室,就是民间也没有这麽干的啊!」
在此之前李青觉得过分,可经乾儿子之事,李青对这时代的这事件,有了清晰认知。
看似过分,实则合乎情理,至少符合当下的价值观!
李青暗暗一叹,问道:「你希望谁赢?」
「我希望……这没意义。」杨廷和微微摇头,「以皇上的性格,以皇上的多智,他输的可能性极小,甚至不存在。」
「哦?」李青诧异,「你就这般看好他,觉得他一人能单挑群臣?」
「倒也不是……」杨廷和苦笑,「你知道的,皇帝被逼急了,可以掀桌子!」
李青怔了怔,苦叹道:
「真要是走到那一步……只能说,全是输家啊。」
杨廷和对这话十分赞同,可他却很悲观,喃喃道:
「不满情绪憋闷太久了,爆发是早晚的事,君臣之间谁都不会让步,谁都有不让步的理由……便是先生你一直入朝,同样无法阻止,这是必然的事,你能做的也只有善后而已。」
李青没有辩驳,因为这是事实!
于皇帝而言,身为皇帝岂可受臣子摆布?
于臣子而言,大明的官够苦逼的了,好不容易遇上了翻身机会,又岂能放弃?
如此情况,除非一方大败,否则难以收场。
可无论谁胜谁败,于大明社稷而言都非幸事。
然,这矛盾冲突根本无法调解,更让他头疼的是,他根本不知该帮谁。
帮皇帝?
在这注重礼法的时代,舆情必定鼎沸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会成为大明君臣关系的转折点!
帮群臣?
一旦尝到甜头,他们势必变本加厉,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样深远!
李青抬手捏了捏眉心,道:「我觉得……矛盾爆发的时间点,大致会在你退养之后,你以为如何?」
杨廷和颔首:「大抵如此了。」
「这样,你退养之前给我去封信。」李青将金陵小院的地址告诉了杨廷和,叮嘱道,「先给我写信,再行辞官之事,次序不可错了。」
「这个……没问题。」杨廷和答应。
李青又问:「你具体什麽时候下野?」
「我与皇上约定过,两年之内。」杨廷和说。
两年,现在是嘉靖二年春末,与朱祁锦约定的是最迟嘉靖三年底,一年半的时间,加上治疗怕是来不及,看来只好提前了……
李青心中有了计较,道:「你退养我不干涉,你只需保证两点即可,一,下野之前先给我写信;二,下野之前举荐杨一清接替你。」
顿了顿,「对了,杨一清还干得动吧?」
杨廷和点头:「听人说起过他的近况,杨一清身子骨强健,干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
「嗯,其他就没什麽了。」李青舒了口气,起身道,「告辞!」
杨廷和跟着起身,问道,「先生从金陵来?」
「怎麽?」
「犬子去了南直隶做官。」杨廷和拱手道,「先生若有暇,可否指点犬子一二?」
「这个……」李青不太想答应,可自己刚还嘱托人家……,点头道,「有时间,我会找令郎聊聊。」
「如此,多谢!」杨廷和一揖,「我送先生。」
到了门口,李青脚步顿住,问:「对了,《简易字典》的推广如何了?」
「可以说全面成功。」杨廷和道,「起初所有人都挺排斥的,可习惯之后……就喜欢上了。」
果然,真香定律谁都逃脱不掉!
没有一字多用,又大多取自现有的简易字,文人确有排斥心,可也不算强烈,度过最初阶段,自然是水到渠成。
李青早有预料,不过,仍是感到欣喜。
如此下去,再过个十年八年,便可着手开民智了。
虽说只有数百个汉字,可这些都是日常高频次运用的汉字,这麽一简化,学习门槛大大降低……
李青微笑颔首:「告辞。」
「后会有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