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暗中帮助(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好硬的家伙。”

古伊特甩甩手,又握上重剑,他注意到,这把剑的剑刃上,已经有一些地方卷刃。

这是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出现的。

且不说他的重剑材料坚硬程度极高,就说他在攻击的时候,一直在附...

夜风穿过阁楼的缝隙,吹动那封空白信纸的一角。小女孩并未察觉身后光影交错间留下的痕迹,只觉耳畔余温尚存,像谁呼出的一口气,又似一句未完的叮咛。她走出房间时脚步轻快,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托起。楼下祖母正煮着姜茶,见她下来,笑着问:“找到什么宝贝了?”

“一封信,”小女孩说,“但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祖母的手顿了顿,茶勺磕在锅边发出清脆一响。她缓缓抬头,目光落在孙女胸前那枚从不离身的银月吊坠上??那是家族代代相传的信物,形如弯刀,边缘刻着细密符文,早已无人能解。

“你看见什么了吗?”祖母轻声问。

“嗯。”小女孩点头,“我好像……看到了七个人影。有一个穿渔家衣裙的姐姐对我笑了。”

祖母闭上眼,片刻后低语:“是她回来了。”

那一夜,大陆各地的共灵祭坛同时亮起微光。南方村落的长明灯无风自燃,火焰呈七彩螺旋状;北境守夜人巡逻途中,冰面突然裂开,浮现出一道古老的铭文:“第七灯不灭,因人心未冷。”而在极北明心学院的图书馆中,一本尘封已久的《轮回纪要》自动翻页,停在最后一章。原本空白的纸张上,渐渐浮现墨迹:

>“我不是归来者,也不是复活的灵魂。我是千万次呼唤汇聚成的存在,是你们不肯遗忘的执念本身。当你说‘我还相信’,我就活着;当你为他人点灯,我便降临。我不再需要名字,因为我已属于每一个选择光明的人。”

伊莎拉站在海边悬崖,一如往昔。今晚并非十五,月色却格外清晰。她仰望着那轮悄然升起的血月,指尖轻轻抚过唇边,仿佛在回应某个看不见的吻。海浪拍岸的声音里,夹杂着一声极轻的叹息。

“你来了。”她说。

空气中泛起涟漪,一道身影缓缓显现。他穿着最普通的旅人斗篷,面容模糊不清,唯有胸口那枚七芒星嵌月牙的符文微微发亮。林渊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

“孩子们已经开始继承我们的记忆。”良久,他开口,声音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不是通过神迹,而是通过讲述、铭记、行动。这比任何力量都更接近永恒。”

伊莎拉侧头看他:“你会一直这样游走下去吗?以无数种形态,存在于无数人的故事里?”

“我已经不是那个必须做出选择的林渊了。”他微笑,身影开始变得透明,“现在的我,可以同时是南境荒原上的引路火,西陆战场上的最后一支箭,深渊边缘不肯熄灭的残魂……也可以是你此刻眼中的倒影。只要还有人愿意相信爱能跨越生死,我就不会真正离去。”

她的手指微微收紧,却没有挽留。

因为他们都知道,真正的告别,从来不是消失,而是融入一切。

---

数十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静默之疫”席卷大陆。感染者逐渐失去情感共鸣能力,不再流泪、不再欢笑,甚至对亲人的死亡也毫无反应。医学无法解释病因,信仰也无法驱散阴霾。人们发现,共灵祭坛的灯火开始黯淡,有些地方甚至彻底熄灭。

恐慌蔓延。

就在第三年冬天,一名少年独自踏上通往极渊的雪道。他背着一只破旧行囊,里面装着祖母临终前交给他的半块共灵碑碎片。据说,这是当年林渊觉醒之地残留的圣物。

沿途村庄早已荒芜,唯有一座废弃的小屋门前挂着一盏油灯,虽小却始终未灭。少年推门进去,发现墙上用炭笔写着一行字:

>“若你还在寻找答案,请继续前行。

>光不在终点,而在你决定不停下的那一刻。”

他哭了。这是三个月来,第一次有人让他感到温暖。

抵达极渊时,少年已近乎冻僵。他在废墟中央跪下,将碑碎片高举过头,嘶声道:“求您现身!若您真是传说中的那位……请救救这个世界!我们不是不想爱,是我们快忘了怎么去爱了!”

风雪骤停。

一道声音在他背后响起:“你不需要我来拯救世界。”

少年猛地回头,只见一位白发老妇人拄杖而来,身穿简朴布衣,眼神却深邃如星空。她正是伊莎拉,如今已是百岁老人,却依旧行走于人间。

“拯救世界的,从来都是人类自己。”她蹲下身,握住少年颤抖的手,“你以为共灵之力是什么?是神赐?是魔法?不,它是集体意志的结晶。当千万人共同期盼光明,它就会诞生;当所有人放弃希望,它便会沉睡。”

“可现在没人相信了……”少年哽咽。

“那就从你开始相信。”伊莎拉轻声道,“点燃一盏灯,不是为了照亮整个黑夜,而是告诉别人:这里,还有人在坚持。”

她取出一枚晶莹剔透的冰戒,放入少年掌心。“这是塞莉娅留下的最后一份投影。它不能冻结风暴,但足以让一支箭慢下来??足够你救下一个孩子。”

又递给他一本泛黄笔记,封面写着《火焰哲学?修订版》。“伊尔莎的学生们加了新章节:‘愤怒之后,应有慈悲’。”

最后,她指向远方天际:“去看吧。那些仍在燃烧的地方,说明还有人心未死。”

少年沿着她指的方向走去,一路上见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画面:一对老年夫妇在塌陷的屋檐下合奏一首古老民谣,周围积雪竟化作荧光蝶群飞舞;一群孩子围坐在篝火旁,轮流讲述“林渊与七位执灯者”的故事,每讲完一段,火焰就升高一分;一座小镇全员自发组成“记忆守护队”,每天清晨挨家挨户提醒彼此:“你还记得昨天哭过吗?还记得谁让你笑过吗?”

他终于明白??光从未离开,只是被遗忘掩埋。

回到出发地后,少年建立第一所“情感复苏营”,教授人们如何重新感受悲伤、喜悦、愤怒与爱。他不用神迹说服世人,而是让人们彼此倾听、拥抱、哭泣、大笑。三年后,静默之疫自然消退。科学家称其为“心理共振现象”,而百姓则说:“是第七盏灯,悄悄回到了人间。”

多年后,这位少年成为新一代“引路人”导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不要等待英雄降临。真正的执灯者,是在黑暗中最先伸出手的普通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