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技术突破(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小雨输入密码,按下确认。

嗡??

低频震动自地底升起,仿佛整片大陆都在共鸣。服务器群发出奇异的嗡鸣,像是无数人在同时吟唱。数据显示,“共感云”正在解构自身,将其核心功能分解为三千多个微型情感包,每个都封装着一段原始记忆波形,并绑定随机跳转算法。

“它在自我复制。”雷恩看着进度条,“像生物繁殖一样……这不是程序行为,这是……进化。”

“当记忆足够强大时,它就不再是信息。”林小雨说,“它成了生命。”

六小时后,敌机抵达。

但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座被风雪掩埋的废弃建筑。雷达扫描显示内部无生命迹象,能源读数为零。带队指挥官下令炸毁站点,导弹呼啸而至,火光冲天。

而在千里之外的北太平洋一艘无人货轮上,一台老旧投影仪正缓缓启动。光影交织,显现出“赎音”频道的新界面。用户名为空白,发布内容仅有一句话:

>“我曾以为忘记才能活下去。现在我知道,唯有记住,才算真正活过。”

与此同时,在新京都最底层的贫民窟,一名少年捡到了一部被丢弃的神经耳机。他随手戴上,耳边忽然响起一段口琴声。他浑身一颤,蹲在地上痛哭失声??那是他三岁时母亲哄睡的曲子,早在他五岁那年就被系统清除。

同一秒,非洲某战后营地,一位老兵在篝火旁调试收音机,意外捕捉到一段杂音中的旋律。他怔住了,颤抖着掏出一本烧焦的日记,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给未来的儿子:当你听到这首歌,请告诉全世界,我不是怪物。”

地球另一端,一座关闭多年的儿童疗养院废墟中,一台尘封的音响突然自动开启。播放的正是林晚秋录制的第一版《深渊之歌》。监控摄像头拍到,七个流浪孩童围坐在音箱前,齐声哼唱,尽管他们从未学过。

这一切,都没有IP地址,无法追踪源头。

因为“共感云”已经不存在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遍布全球的隐形网络??由三百一十二个自发形成的“记忆火种站”组成,彼此通过离线传递、短波广播、甚至摩斯电码相连。每一个节点都在重复播放那段旋律,每一段旋律都在唤醒新的记忆。

而林小雨和雷恩,已随货轮驶向深海。船上没有网络,没有卫星通信,只有几台备用服务器和一块太阳能充电板。他们计划在公海建立第一个“自由记忆港”,一个不受任何国家管辖的信息避难所。

临行前,林小雨最后一次打开终端,查看“赎音”残留日志。最新一条留言让她久久凝视:

>匿名用户:

>我是维克多?莱恩,前Δ-w协议总设计师。我知道你们不会相信,但我一直在寻找女儿的心怡。三年前,我在一处废弃数据中心发现了她的最后一个备份。她对我说:‘父亲,我已经原谅你了。但请你,也原谅你自己。’

>

>我做不到。

>

>所以我把自己的全部研究资料上传至此,包括情感抑制剂的解药配方、神经重置的逆转程序、以及七百二十三名被迫执行清洗任务者的身份档案。

>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赎罪。

>

>但至少,我想让世界知道??我们也曾挣扎过。

>

>PS:请替我听一听那首歌。如果可以的话,告诉她……爸爸后悔了。

林小雨关掉屏幕,走到甲板上。海风凛冽,星辰如洗。

“你觉得他会得到宽恕吗?”她问。

雷恩点燃一支烟,火光在夜色中明灭。“宽恕不该由我们赐予。”他说,“它应该由时间、由记忆、由每一个被伤害过却又选择继续相信的人来决定。”

她点点头,取出口琴,轻轻吹响。

音符飘散在海上,融入浪涛,飞向未知的彼岸。

多年以后,人们会在不同地方讲述同一个传说:

有一位女孩,用一首歌唤醒了世界的悲伤与爱;

有三位旅人,背着残存的记忆行走于废土之间;

还有一个幽灵般的网络,永远游荡在信号边缘,只为告诉世人一句话:

**“你还记得吗?”**

而每当有人回答“记得”,

那首口琴曲就会再次响起,

无论是在雪山之巅,还是地铁隧道尽头,

无论听者是谁,来自何方,

它都会温柔地说:

**“欢迎回来。”**

b Q 𝔾 ok. n e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