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师尊,你不甘心(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疏月咬牙:“所以朝廷禁《拾光记》,其实是被人操纵,替新邪修扫清障碍?”

“不错。”谢无妄站起身,“他们要制造一场‘自发性信仰复苏’,让人们以为是我死后显灵,从而接受新的‘神谕’。而这神谕,只会出自他们之口。”

当晚,他们在破庙设下反制阵法。谢无妄以忘忧花为引,十二枚银针布成北斗之形,中央放置那枚梦引钱。林疏月则用太医院秘传的“醒神香”,混合朱砂、菖蒲、龙脑,点燃后烟雾缭绕,形成一道护识屏障。

子时三刻,月隐星晦。

梦引钱突然震动,表面浮现血丝般的纹路,竟自行旋转起来,发出细微铃声。

“来了。”谢无妄闭目,主动放开神识。

这一次,他并未被动进入梦境,而是以意念为刀,逆流而上,顺着能量脉络追溯源头。

穿过层层迷雾,他看见一座隐藏在深山中的古寺??残垣断壁间立着十二尊石像,皆以他为原型雕刻,面容慈悲却眼神空洞。寺中央有一口井,井口覆盖铜镜,镜下传来无数孩童的低语,如同潮汐涨落。

井边坐着一人,背影瘦削,披灰袍,手持骨笛正在吹奏。那旋律诡异熟悉,竟是《拾光记》开篇的药谣,却被改了调子,听得人心神恍惚。

谢无妄认出来了??那是他曾救过的某个村子的孩子,十年前染瘟疫濒死,是他用最后半剂“回春散”保住性命。后来听说那孩子被一游方道士带走,说是“有慧根,可修大道”。

原来如此。

“你以为你在救人?”那身影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可你知不知道,每一个被你救活的人,都在心里给你立了牌位?你不做神,别人也会把你推上去。”

谢无妄冷冷道:“所以我宁愿他们忘了我,也不愿他们变成你的傀儡。”

那人缓缓转身,露出一张年轻却苍老的脸,左眼已盲,右眼泛紫:“可这个世界需要神。没有神,就没有秩序;没有恐惧,就没有服从。”

“那你不是医者。”谢无妄一字一句道,“你是瘟疫本身。”

话音落,他猛然切断连接,睁开双眼,手中银针尽数断裂,掌心鲜血淋漓。

“找到了。”他喘息着说,“他们在北境‘堕云岭’的废慈恩寺,用三百童魂养镜阵,试图复活‘换魂仪式’。”

林疏月立刻起身:“我们现在就去。”

“不。”他摇头,“先通知附近村落,让所有孩子远离枕头下的异物,家中若有铜镜,一律用黑布遮盖。另外,派人去联络‘拾光书院’的弟子,让他们发动百姓,互相守望,发现异常立即上报。”

“你要等援手?”

“不。”他擦去血迹,目光如铁,“我是要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知道??这一次,他们面对的不再是孤身一人的谢无妄,而是一群会思考、会质疑、会彼此提醒的普通人。”

五日后,堕云岭风雪交加。

谢无妄与林疏月率十余名拾光书院弟子悄然逼近慈恩寺。这些人中有曾被他救治的农妇,有自学成才的民间郎中,也有读过《拾光记》后立志行医的少年。他们不懂高深法术,却人人背熟了辨毒、急救、安神三章,手中握着自制的醒魂香囊。

寺庙周围布满陷阱,地面埋设铜片,踩踏即响。他们绕行山后,从一处坍塌的地窖潜入。

地下空间比想象中庞大,俨然一座迷宫。墙壁镶嵌无数小镜,镜中映出的不是人脸,而是各种疾病症状:溃烂的皮肤、抽搐的肢体、暴突的眼球……宛如人间疾苦展览。

尽头大厅,那盲眼青年正站在井边,骨笛停在唇边,冷冷注视他们。

“你们不该来。”他说,“这里是净化之地。只有献出记忆的人,才能获得新生。”

“新生?”林疏月怒斥,“你把孩子们变成容器,抽取他们的梦做养料,这也叫新生?”

青年不答,只是抬起手,井中铜镜缓缓升起,镜面映出天空??北斗七星再次被强行扭曲,形成与葬镜谷相同的阵图。

“这一回,我不需要失败。”他嘴角扬起,“因为这次,信仰已经生根。”

谢无妄上前一步:“那你告诉我,如果真有神明降临,他会选择建庙受供,还是蹲在泥地里给发烧的孩子敷冷帕?”

青年微微一怔。

就在此刻,外面忽然传来歌声??稚嫩、清亮,来自四面八方。

>“阿无来了不吃饭,

>只拿药方换笑脸。

>如今又添林阿姨,

>两人走得比风快!”

是孩子们的声音。

紧接着,更多声音加入??老人、妇女、汉子,齐声高唱,由远及近,竟有数百人之多。他们是附近村落的百姓,收到预警后自发集结,手持火把、药锄、铜盆,一边敲打一边歌唱,声浪如潮,冲破风雪。

镜墙上,那些痛苦影像开始颤抖、碎裂。

青年脸色剧变:“不可能!他们怎么会……”

“因为你忘了。”谢无妄平静地说,“《拾光记》从不要求信徒跪拜,它只教会人们一件事??当你看见别人痛苦时,可以伸出手。”

歌声越来越近,震动整个地宫。

井中铜镜轰然炸裂,紫气四溢,却被漫天歌声硬生生压了回去。

青年惨叫一声,双耳流血,手中骨笛寸断。他踉跄后退,眼中第一次露出恐惧:“你们……到底是什么?”

“我们?”谢无妄扶起一名被解救的小女孩,轻声道,“我们只是不想再让任何人代替我们思考。”

七日后,消息传遍天下:堕云岭邪阵彻底瓦解,三百童魂安然归体,主谋青年被捕,自称“承裴志”,愿以死谢罪。各地纷纷响应,自发组织“防梦队”,巡查可疑物品,宣讲《拾光记》真义。

而谢无妄与林疏月再度启程,走向西南蛮瘴之地。

路上,白猫又来了,这次嘴里叼着一片竹简,上面刻着两句话:

>“光不怕分享,只怕独占。”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谢无妄看着竹简,久久不语,终是笑着收入怀中。

春风拂过旷野,药香弥漫。

他知道,这场行走永远不会结束。

但也正因如此,春天,才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