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能顶一个长渊(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阿无叔,我们听妈妈讲过你。”最小的那个怯生生地说,“她说你是风变的,专门帮穷人的。”
他笑了,接过食物,一一放进药篓。“谢谢你们。不过我不是风,我是饿了的人。你们送吃的给我,我才能有力气继续走。”
孩子们咯咯笑起来,有个女孩突然问:“那你能不能教我们治病?等你走了,我们也能帮别人。”
他看着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心中柔软得几乎裂开。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在墙上画下一幅人体简图,标出几个重要穴位,又写下十种常见病症应对法。
“明天开始,我每天讲半个时辰。”他说,“但有个条件??你们学会之后,必须去教至少两个人。谁偷懒,我就收回讲课资格。”
孩子们欢呼雀跃。第二天清晨,破庙前已聚了二十多个孩子,还有几位老人拄拐前来旁听。他站在沙地上,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医术不是秘密,也不是特权。它是责任,是接力棒。今天我交给你们的每一个字,将来都要传出去。不要怕说错,不要怕被人笑话。只要你是真心想帮人,你就配站在病人面前。”
与此同时,林疏月收到了一封奇特的信。信纸由骆驼粪烘干压制而成,上面用炭灰书写:
>“西漠孩童识药百人,净水法传十二村。梦蛊源头锁定??乃古塔遗存‘摄魂铃’作祟,已毁。另,此处新编童谣一首,录如下:
>
>‘沙里开花你不信,
>风里讲课真事情。
>阿无来了不吃饭,
>只拿药方换笑脸。’
>
>勿念。”
她读完,久久不能言语。身旁副官小心翼翼问:“大人,是否派人支援?”
她摇头:“不用。他不需要我们保护,他需要的是我们各自发光。”
她提起朱笔,在全国通报末尾添上一句:**“凡民间自发组织医教小组者,皆授‘拾光勋章’,子孙可免试入学五大书院医学部。”**
政令一出,举国震动。短短月余,三百余处乡村学堂开设“阿无课”,教授基础急救与草药知识。更有巧匠仿照谢无妄所用竹篓,设计出可拆洗、易携带的“拾光药箱”,内置标准化分装袋与图文说明书,免费发放至边陲村落。
而在极北冰原,一场奇迹正在发生。巴图带领牧民成功打通雪道,拯救孤村三百余人。返乡途中,一名被救孩童突然指着天空惊呼:“看!星星下来了!”
众人仰首,只见漫天荧光缓缓降落??竟是无数微型纸鸢,每只下面悬着一粒种子胶囊,外壳印着简单指令:“种我,救一人。”
经考证,这些纸鸢由热气流托载,自西域飞来,历时二十七日,跨越千山万水。胶囊内含改良版忘忧花种,兼具安神与增强免疫力之效,且能在极寒环境中存活。
十年后,这片曾经死寂的雪原竟开出一片紫色花海,当地人称之为“光之原”。每年春暖,孩子们都会采花制成香囊,送给过往旅人。
又过了五年,林疏月卸下官职,隐居西岭。她在佛窟旁重建茅屋,每日整理《拾光记》新增篇章。某日黄昏,她收到一只漂流瓶,来自南海孤岛。瓶中信只有一页,字迹稚嫩:
>“奶奶说您认识阿无叔。我现在是岛上唯一的医生了。昨天我救了一个难产的妇女,用了您编书里写的‘稳胎汤’。母子平安。我想告诉您,光真的传到了最远的地方。”
她抚摸信纸,泪流满面。
当晚,她梦见自己年轻时站在拜师台上,谢无妄背对她而立。她大声喊:“师父!我做到了!他们都成了你!”
那人缓缓转身,面容模糊,却笑着说:“不,你们都成了自己。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醒来时,窗外星光如雨。她走到院中,点燃一盏孔明灯,写下四个字放飞天际:
**“春深矣。”**
同一时刻,万里之外的某座山村,一个背着竹篓的灰衫人坐在田埂上喝水。一个小男孩跑来,递上一碗热汤面:“叔叔辛苦了,这是我妈煮的。”
他接过,道谢,低头吃了一口。忽然发现碗底压着一张小纸条,展开一看,写着:
>“我知道你是谁。
>我不想告诉别人。
>因为如果大家都认出你,
>就没人会相信,
>自己也能成为你。”
他怔住,抬头望去,男孩已蹦跳着跑远,口中哼着那首新编的摇篮曲。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碗,热气氤氲,模糊了视线。
许久,他轻轻将纸条折好,放入怀中贴身存放。
然后起身,拍去尘土,再次踏上前方的小路。
风依旧吹着,带着泥土的气息、孩子的笑声、药草的芬芳。
他知道,这条路没有终点。
也知道,他从未真正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