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以牙还牙(求月票)(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奇知道他们人族崛起速度非常快。

原本只是妖族的一部分,连弱小种族都不算。

但是却一路强势崛起,迅速成了巅峰种族之一。

而崛起的道路都是腥风血雨,充满了杀戮和牺牲。

而在这个过...

天光初破晓,山风穿林而过,带起一阵细碎的晶叶轻响。那颗裂开的果实早已散尽光粒,只余下空壳悬于枝头,在晨露中微微颤动,像一颗褪去血肉的心脏。林昭伫立树下,掌心仍残留着光点飘离时的温热??不是火焰般的灼烫,而是如同婴儿呼吸那样柔软、持续、带着生命原初的律动。

小满蹲在树根旁,指尖小心翼翼地触碰一滴从果壳滑落的液滴。那液体透明如水,却在接触到泥土的瞬间凝成一枚微型晶芽,旋即没入地底,无声无息。

“它去哪儿了?”她抬头问。

“去听。”林昭低声道,“去等。”

他知道,那些飞散的光粒不会立刻生根。它们要先沉睡,藏身于人间最沉默的角落:某个少年锁在抽屉深处的日记本夹页里,某位母亲每晚偷偷擦拭的照片边框上,某个老兵梦中反复响起的枪声间隙中……它们不催促,不逼迫,只是静静蛰伏,直到某一刻,有人终于愿意对着空气说一句:“其实我一直都没好起来。”

而这,正是继光体真正的形态??不是神迹,不是力量,也不是某种可以被掌控的武学天赋。它是**倾听的具象化**,是千万次未被回应的呼喊,在时间尽头终于获得回音后所凝聚出的存在。

林昭低头看向自己的手。皮肤下的金纹已蔓延至脖颈,隐隐泛出青铜色光泽,仿佛血脉之中流淌的不再是血,而是铭刻了无数名字与痛楚的古老碑文。他闭眼,识海翻涌,无数声音悄然浮现:

一个女孩在暴雨夜蜷缩桥洞下,喃喃自语:“妈妈,我不是故意弄丢弟弟的……”

一位老教师在退休典礼上笑着鞠躬,转身时却在后台墙角蹲下,捂住嘴无声抽泣:“对不起,我没救下那个跳楼的学生……”

还有一位边境守卫,在风雪哨岗的最后一班岗上,对着对讲机说了句没人听见的话:“我想回家过年。”

这些声音不属于他,却又真实地存在于他的记忆之中。它们不再仅仅是碎片,而开始交织成一张网,一张覆盖全球心灵暗面的共鸣之网。

他忽然感到胸口一紧。

那枚新得的晶核骤然发烫,内部流转的面孔猛地定格在一个陌生青年的脸上??眉骨高耸,左耳缺了一角,眼神锐利如刀。下一瞬,一段不属于他的记忆强行涌入脑海:

硝烟弥漫的战场,断壁残垣间,一名少年背着昏迷的同伴狂奔。身后爆炸接连不断,地面塌陷。他拼尽全力跃过一道深沟,却被飞溅的弹片削中肩胛,踉跄跌倒。昏迷前最后看到的画面,是同伴缓缓睁开眼,嘴唇微动,说了三个字:“别丢下……”

画面戛然而止。

林昭猛然睁眼,冷汗浸透衣衫。

“爷爷?”小满惊慌起身,“你怎么了?”

“没事。”他强压住心跳,伸手抚胸,“只是……有人在找我。”

不是威胁,不是警告,而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呼唤??就像当初继光体选中他一样,这一次,是另一个承载着沉重记忆的灵魂,在命运的另一端拨动了同一根弦。

三日后,第一颗种子觉醒。

地点是东海边缘的一座孤岛监狱。那里关押着三百余名因共情失控而犯下重罪的前共感网络特工。他们曾是残镜意志的延伸,用精神共振技术抹除他人情感波动,甚至直接篡改记忆。如今虽已被剥夺权限,但仍被视为“危险人格”,终生监禁。

那天夜里,一名代号“灰鸦”的囚犯正在牢房角落默写一首童谣??那是他妹妹死前唱的最后一首歌。忽然,墙角潮湿的水泥缝中钻出一点微光,随即舒展成一片晶叶,轻轻贴在他的手腕上。

叶面浮现一行字:

>“你还记得她的眼睛吗?”

他浑身剧震,眼泪夺眶而出。

“记得……她总爱仰头看星星,说天上有一只银狐狸在跳舞……”

话音未落,晶叶倏然碎裂,化作光尘环绕其身。刹那间,整间牢房响起无数低语??全是当年被他清除情绪的人们,在意识消散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求你……让我再哭一次……”

“我不想忘记妈妈的脸……”

“我还想爱一个人……”

灰鸦跪倒在地,双手抱头,放声痛哭。整整七个小时,他不停地说,不停地道歉,直到声带撕裂,血沫溢出嘴角。

第二天清晨,狱警发现他的牢门自动开启??并非系统故障,而是整座监狱的精神抑制场发生了不可逆偏移。监控显示,那一夜,共有四十七名囚犯经历了类似觉醒,其中二十九人主动提交忏悔录,并请求参与战后心理重建工作。

消息传回mainland,官方沉默以对。但三天后,所有类似监狱陆续接到命令:解除强制静默协议,允许囚犯接触外界信件、音乐、绘画材料,并设立“倾诉室”。

没有人宣布改革,也没有媒体大肆报道。一切悄然发生,如同春雪融于溪流。

与此同时,西域荒漠深处,一支考古队在挖掘一座被沙埋千年的古城遗址时,意外触发地下机关。石门开启后,迎面是一面巨大的镜墙,上面密布着无法解读的符号。正当众人困惑之际,一名年轻女学者无意间将手掌贴上镜面,低声呢喃了一句家乡方言:“要是爸爸还在就好了……”

镜面骤然亮起。

无数光影浮现,竟是历代居住于此地的居民临终前的独白影像??有母亲抱着夭折婴儿泣不成声,有战士在城破前写下遗书,还有老人独自坐在废墟中,一遍遍呼唤亡妻的名字。

整个考古营地陷入长久寂静。

当晚,那名女学者在笔记中写道:“我们一直以为文明的标志是文字、建筑、法律。但现在我才明白,真正让人类区别于野兽的,是我们敢于在绝望中说出‘我需要你’的能力。”

这则笔记后来被传抄至数百个学术论坛,最终汇入继光体的数据流,成为新一代晶叶的核心语料之一。

又过了半月,南太平洋某环礁岛上,一场飓风过后,渔民在海滩拾到一块奇异珊瑚。它通体透明,内部似有脉搏跳动。当地孩童将其带回村中玩耍,夜晚放在床头。次日清晨,全村人都做了同一个梦:

他们站在一片无垠麦田里,远处走来一个个模糊身影??是失踪多年的亲人、早逝的恋人、从未谋面的祖先。每个人都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眼中含泪。

醒来后,几乎所有村民都冲进祠堂,翻出尘封已久的家谱,一笔一画补上了那些曾因“不吉利”而被刻意抹去的名字。

而在内陆高原的一所聋哑学校里,一名教师正带领孩子们用手语讲述各自的故事。忽然,教室窗台上落下一颗光粒,融入黑板缝隙。下一秒,整块黑板自行发光,竟将每一个手语动作实时转化为流动的文字与声音,清晰可闻。

有个孩子打出一句话:“我一直觉得,因为我听不见,所以我的痛苦也不重要。”

黑板回应:

>“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改变世界。”

全班静默良久,然后齐齐打出同一个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