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我说话难听(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

叶知瑾有些心虚。

关于原主的记忆,过于混乱,叶知瑾懒得去整理,全靠之前承恩的话,还有就是窦嬷嬷的话。

眼前这姑娘……眼熟,但是!真的想不起来了。

“恩,那个……”

“我是柳雪灵,吏部尚书的女儿,我们也算是从小一起长大,你装什么不认识我?”

叶知瑾这才点点头,“原来真的是你啊。”

“你什么意思?”

“从小你就脑子不好,没想到长大了更差。”

叶知瑾看着眼前的柳雪灵,“抄家灭族,你听谁说的?反正皇上没说,......

承泽接到旨意后,只在京城停留了一日,便再次披甲出征。皇帝虽未明言,但言语间已透出几分急切,甚至在赐宴时亲自为他斟酒,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大晟的江山,朕信你。”承泽低头饮尽杯中酒,喉头灼热,心头却更冷。他知道,皇帝信的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的军功、他的忠诚、他的可用。

这一去,便是生死未卜。

临行前夜,他与苏婉在别庄独处。夜风微凉,院中烛火摇曳,苏婉为他整理铠甲,指尖轻柔,却掩不住的颤抖。她知道,这一战,比以往任何一场都更凶险。北狄新败,却如困兽,赫连曜虽死,其族中仍有野心之辈,甚至传言赫连曜之子已继位,誓要为父报仇,誓要踏破大晟城门。

“你一定要回来。”苏婉轻声道,声音里带着哽咽。

承泽转身,将她轻轻拥入怀中,低声道:“我会的。”

他没有说“一定”,因为他不敢承诺。他已不是那个可以肆意许诺的少年,而是一个身负家国、步步为营的将军。他若死,不只是他一个人的命,还有军心、有朝局、有苏婉的未来。

翌日清晨,他率军出城,百姓夹道送行,鼓声震天。皇帝亲登城楼,赐旗一面,上书“镇国”二字,金光闪耀,如烈日当空。承泽接过旗,翻身上马,回首望了一眼京城,望了一眼别庄方向,终是策马而去。

这一去,便是数月。

边关战事如火如荼,北狄新王赫连昭年仅十五,却极有谋略,其叔赫连晟(与前北狄大将军赫连晟同名,却非一人)辅政,二人联手,兵锋直指大晟边境。承泽率军迎敌,连战三月,虽屡次击退敌军,但己方亦伤亡惨重。大晟国力本已疲弱,连年征战,粮草难继,军中已有怨言。

而更令承泽心忧的,是朝中局势。

苏婉每隔半月便遣人送来密信,信中所言,皆是宫中风声。皇帝虽仍信任承泽,但朝中已有人蠢蠢欲动,尤其是礼部尚书李慎言,暗中结党,屡次在朝中进言,称承泽“久居边关,恐生异心”,更有人提议召回承泽,换将出征,以“防微杜渐”。

承泽读信时,神色冷峻,心中却知,自己已如履薄冰。若他此时退兵,便是自断羽翼,任人宰割;若他继续征战,军中不满,朝中猜忌,稍有不慎,便可能被冠以“拥兵自重”之名,身败名裂。

他必须破敌,必须速战速决。

于是,他亲自率军,夜袭敌营,欲一举击溃北狄主力。然而,赫连昭早有准备,设下埋伏,承泽虽奋力杀出重围,却损失惨重,折损近半兵力。此战之后,大晟军心动摇,边关告急,皇帝震怒,下旨责问承泽为何轻敌冒进,致使军力大损。

承泽接到圣旨时,正在军帐中养伤。那一战,他身中三箭,险些命丧敌手,若非副将拼死相救,早已命丧黄沙。他看着圣旨,目光沉沉,心中却如明镜般透彻??皇帝已开始动摇。

苏婉的密信也随之而来,信中写道:“陛下已召李慎言入宫议事,似有召回将军之意。若将军再无胜绩,恐遭不测。”

承泽看完信,久久不语。

夜深,他独自坐在军帐中,烛火微弱,映出他疲惫的面容。他已许久未合眼,军中事务繁杂,战事焦灼,朝中又步步紧逼,他如履薄冰,却无处可退。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急报:“将军,敌军来袭!”

承泽猛然起身,强忍伤痛,披甲上阵。他亲自率军迎敌,血战一夜,终将敌军击退。然而,此战之后,他再也撑不住,昏倒在战场上。

军医救治数日,才将他从鬼门关拉回。然而,他醒来后,第一件事,便是命人快马加急,送信入京,请求回京述职。

他要回京,亲自面对皇帝,面对朝堂,面对那些窥视他权力与地位的人。

他不能再等了。

他必须掌握主动。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沉吟良久,最终下旨,命承泽回京述职,同时命副将暂代边关军务。

苏婉得知消息后,连夜赶至城外迎接。她看着承泽的车驾缓缓入城,心中却无半分喜悦。她知道,这一回,他不是回来享福的,而是来搏命的。

承泽回京后,未及休息,便入宫觐见皇帝。皇帝神色复杂,言语间试探不断,承泽一一应对,滴水不漏。皇帝最终未明言责怪,也未明言信任,只道:“将军辛苦了,先好好休养,朕自有安排。”

承泽出宫后,回到别庄,已是深夜。

苏婉为他更衣,轻声道:“你回来了。”

承泽点头,低声道:“我回来了。”

两人相视,皆知此番归来,不过是另一场战斗的开始。

翌日,朝堂之上,皇帝召集重臣议事,命承泽列席。李慎言等人纷纷进言,指责承泽“轻敌冒进”“贻误战机”,更有大臣提议,将承泽调离军权,另择良将镇守边关。

承泽沉默不语,直至皇帝问及他的意见。

他缓缓起身,拱手道:“臣愿辞去将军之职,交出兵权。”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皇帝亦是一怔,目光深沉地看向他:“你……想清楚了?”

承泽点头:“臣征战多年,身心俱疲,愿归隐山林,以养天年。”

皇帝沉默良久,终是道:“朕允你。”

承泽低头,躬身行礼:“谢陛下。”

他交出了兵权,也交出了自己的命。

他知道,若他不主动交出,皇帝迟早也会收回。与其被动,不如主动。他虽失军权,却保住了性命,也为苏婉留下了一条退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