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再见方丈(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承泽,若能在风起云涌之际立下功勋,便能真正稳固其地位。
她抬头望向窗外,月光如水,洒落一地清辉。
她轻声道:“承泽,你的路,才刚刚开始。”
风起,月明,归元殿外,铜铃轻响。
她不再是圣妃,不再是圣母。
她是云澜,一个为了儿子,可以孤身入敌营的女人。
也是,一个为了自己,不再妥协的女子。
承泽被封为世子之后,王府上下皆知其身份特殊,然真正敬重者,却寥寥无几。虽有墨阳庇护,但朝中仍有诸多目光不善,甚至府中旧臣,亦有人暗中议论,称其不过是个北狄养大的野种,如何能担起世子之位?
承泽对此心知肚明,却从未表露不满。他每日晨起习武,午后读书,傍晚则随墨阳出入王府,观摩政务,虽不言不语,却总能默默记住墨阳的言行举止,暗自揣摩。
云澜见状,心中欣慰,却也隐隐担忧。她知承泽骨子里仍是北狄少年,性情刚烈,若一味隐忍,恐终有一日会爆发。
果然,数日后,王府设宴,宴请朝中重臣子弟,以示亲善。席间,墨阳有意让承泽与众人熟识,亲自引荐,命其与诸位公子共饮。
席间,兵部尚书沈铎之子沈敬之,素来心高气傲,见承泽沉默寡言,便故意挑衅:“听闻世子自北狄归来,骑射无双,不知可否与我等切磋一番?”
众人哄笑,皆知沈敬之擅长骑射,此言看似谦逊,实则讥讽。
承泽神色未变,只淡淡道:“殿下有令,承泽自当遵从。”
沈敬之闻言,嘴角微扬,似早已料到他会应战。
次日清晨,王府校场,众公子齐聚。沈敬之率先下场,一箭三中,引得众人喝彩。
轮到承泽,他神色冷峻,拉弓搭箭,箭矢破空而出,连中三箭,皆正中红心中央。
众人皆惊,沈敬之脸色微变,强作镇定道:“世子果然名不虚传。”
承泽却未多言,只收弓回座,神色淡然。
此事传入朝堂,皇帝听闻后亦颇感兴趣,召墨阳入宫询问。
墨阳回府后,对承泽赞不绝口,云澜却神色淡淡:“你可知,沈敬之为何故意挑衅?”
墨阳一怔:“难道……是有人授意?”
云澜点头:“沈铎素来反对承泽入王府,若非皇帝压下,他早已上奏弹劾。如今他让其子试探承泽,恐怕是想借此机会,试探承泽的实力与性情。”
墨阳皱眉:“那该如何应对?”
云澜轻叹:“承泽已立下威信,若再有人挑衅,便让他自己应对。你若事事为他出头,反而会让人觉得他不堪重用。”
墨阳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我便放手让他自己去面对。”
---
果然,数日后,承泽在王府练武时,被一名府中旧将之子挑衅,对方言语讥讽,称其不过是靠母妃庇护,方能坐上世子之位,若无墨阳护着,恐怕连王府都站不住脚。
承泽忍无可忍,当场与其比试,一招制敌,令对方狼狈退场。
此事传开,府中众人方知,承泽虽沉默寡言,却并非软弱可欺之人。
墨阳听闻此事,虽未责罚承泽,却也未再让其与府中旧臣子弟多有往来,唯恐再起纷争。
云澜却知,承泽的成长,才刚刚开始。
---
入夏之后,朝中风云再起。
皇帝年事已高,太子墨晟虽已立储,然朝中仍有暗流涌动,几位皇子皆有心争夺储位,墨阳虽未明言,却亦被卷入其中。
承泽身为世子,亦被牵连其中,成为各方势力拉拢或打压的对象。
一日,承泽随墨阳入宫,恰逢皇帝召见诸皇子议事。墨阳被留于殿外,承泽则随侍一旁。
殿内,皇帝问及边疆事务,诸皇子皆避而不谈,唯恐言多必失。唯有太子墨晟,言辞恳切,力主加强边防,以防北狄趁虚而入。
皇帝听后,未置可否,只淡淡道:“太子所言,虽有道理,但若无实际之策,终究只是空谈。”
墨阳回府后,对承泽道:“你今日在殿上,为何不言?”
承泽沉默片刻,低声道:“孩儿不知该如何开口。”
墨阳叹息:“你既为世子,便不能只靠骑射立身。朝堂之上,真正决定胜负的,不是刀剑,而是权谋。”
承泽闻言,神色微动,终是点头:“孩儿明白了。”
云澜听闻此事,心中微动,知承泽已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位置与责任。
她知,若要让承泽真正立足朝堂,仅靠墨阳的教导远远不够。她必须亲自出手,为他铺路。
于是,她开始频繁出入宫中,借太后之名,引荐承泽于皇帝面前,使其有机会在朝堂之上展现才华。
她亦未忘旧识,暗中联络朝中旧友,为承泽谋得几位支持者。
而这一切,皆在悄然之间进行,未曾惊动墨阳。
她知,墨阳虽已有所改变,但终究是权谋之人。若让他知晓自己仍在布局,恐生疑虑。她不愿再与他争执,只想以自己的方式,护住儿子,护住他们母子的未来。
---
秋分之后,北狄传来消息,耶律昭病重,朝中权臣蠢蠢欲动,或有政变之虞。
云澜得知此事,心中一震。
她知,北狄之乱,或许正是大晟的机会。
而承泽,若能在风起云涌之际立下功勋,便能真正稳固其地位。
她抬头望向窗外,月光如水,洒落一地清辉。
她轻声道:“承泽,你的路,才刚刚开始。”
风起,月明,归元殿外,铜铃轻响。
她不再是圣妃,不再是圣母。
她是云澜,一个为了儿子,可以孤身入敌营的女人。
也是,一个为了自己,不再妥协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