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二)(1/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王昭得知马星遥的选择时,嘴角仿佛挂上整整一个夏天都卸不掉的笑意。

她在寝室偷偷写下日记:

“有人说,高中恋爱不靠谱,考完各奔东西。可我俩都没奔。”

她选择桐山大学一方面是因为成绩,一方面是因为——“她其实从来没想过离开。”

“有的人是逃离故乡,有的人是在故乡等你回来。”

他们没有海誓山盟,也没有定情信物,甚至连牵手都很少,但她知道——

“他们的默契,是选志愿时写下同一个邮政编码。”

张芳·北津大学·哲学系。

张芳在收拾行李前,特意重新翻了那本旧笔记本,第一页写着:

“初一:我想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她抚摸这行字,半晌,轻声一笑:

“结果我用了十年,在跟‘第一’这个词较劲。”

她确实考进了北津哲学系,得偿所愿。可她现在不再纠结“为什么非要第一”,而是开始认真思考:

“我想赢的,到底是谁?”

“如果系统能控制高考、专业、身份,那么……我的思想,是不是最后一个‘自由变量’?”

哲学,从来不解决问题,它只是帮人承认问题的存在。

她准备好了,用四年去思考这个命题。

刘杰把一摞高校联系单拍在饭桌上:“我认识的校长比你买过的唱片还多,你偏要选职院?”

刘小利一边嚼牛肉干一边笑:“爸,我也认识不少好女孩,但我就喜欢王昭。”

刘杰气得拍桌:“她也没说喜欢你啊!”

刘小利耸耸肩:“她没说不喜欢。”

他根本不在意所谓“高低贵贱”,也不管别人说铜职是“二本边缘”。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需要名校包装我,我会让人记住我的镜头。”

他准备专心拍纪录片——拍下他们七个人的故事。

名字他都想好了:《回不去的时间,和我们还在的自己》。

录取通知书只是结果,真正改变的是——他们看待“前路”的方式。

不是为了搏一个牌子,不是为了赢一次排名,而是——“为自己的方向做出承诺。”

他们都知道,Ω还没结束。废彪可能在暗处,系统可能随时再动手。

但这一刻,他们不再逃不掉,也不再一味追。

他们开始:“用自己的脚,把轨迹走成主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