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藏富于民,科学发展!(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根据上一年的财报,农业税在大明朝廷收入的排行已经从第4掉到了第6,远远的低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等。

同时农业相关的收入占全国GDP仅有20.7%,已经落后于工业、服务业。

减少农业税收将会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藏富于民,同时能够提升资本投资农业的热情,带动与农业相关的各项附加产业的发展。

在火车上的朱铭轩看完了1819年陕甘地区的农民收入情况,这份报表上显示陕甘地区农民的平均收入是每年60块钱。

如果按照每家每户3人来计算,一年一户农民人家的收入是180块钱。

这180块钱可是远低于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收入。

拿东南最发达地区的上沪来说,一个普通的纺织女工每个月薪资都有25块钱,金融领域的工作者能有50块钱以上的收入。

可这每户180块钱的收入已经较8年前翻了一倍还多。

当然这180块钱还是最差的情况,如果家里有人去本地工厂上班,那么这家的收入将会有300多块钱,甚至400块钱。

除了种植粮食以外,部分小农户还会选择养殖鸡鸭鹅,大农户会选择养殖牛羊,这也是增加收入的举措。

因为帝国领土的急剧扩张,大量优质耕地被帝国控制,帝国每年生产的粮食根本吃不完,现在粮食的价格还不如建武34年的贵。

俗话说米贱伤农,低廉的粮食价格让农户赚不了什么价格,许多农户拥有90多亩的土地,但获得的收益大概相当于15年前的40亩,基本上是对半折。

更别提现在的高产种子和机械化种植的推广,更是打压了粮食价格。

为了保证农民、农场主的收益,大明帝国也是对农户有补贴,确保农户的收入不会低于一般工人的收入。

“陛下粮食价格又降了,现在1块钱能买60多斤大米,以前一块钱才能买30斤。”

“我们要保证农民的收入,增加百姓财富就得继续降低税率。”

“可以说现在生活在我们大明帝国的百姓绝对是5千年来最幸福的一群人,粮食价格比盛唐还低数倍。”

“所有人不必为了明日的午饭而操劳,所有人都有土地,只要勤劳就真能致富,就算不想奋斗也能在街道上免费领取食物。”

“我感觉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