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日苏中立条约(2/2)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笔趣阁ok]
https://www.bqgok.net最快更新!无广告!

《苏日中立条约》是抗战期间中苏关系发生重要变化的转折点, 也是中国与美国结成战略同盟的转折点。也是我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自主之路的开始,逐步摆脱共产国际的影响。

条约的签订,对我国的影响深远。苏联事实上缩减了对我国的援助,至苏德战争爆发,援助断绝,我国抗战进入艰难时期。苏联的背叛,使我国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才得到改善。

条约传开后,严重伤害中国人的感情,打击了中国人民的抗日信心。加剧了抗战势力的分化,国共摩擦加剧,日军因为北部压力消失,疯狂进攻根据地,造成我根据地及我军的重大损失。亲日派大肆鼓吹:抗日必亡,公开投敌。

条约也让国人看到弱国只是强国的棋子,只要有需要,强国会毫不犹豫地把弱国送餐桌。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识之士逐步转向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道路。

条约唯一的利好就是促使日军可以放心南下。

延安总部开始从苏联撤离除必要的工作人员之外的所有人员,特别是妇孺。新疆的同志也接到了密令,护送从苏联回来的同志一同回延安。

重庆,常申凯正在为政治上压了中共一头而有点得意。待从官送来一份文件,说是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转来的。常中凯以为又是中共的抗议之类的文件,也没在意。随手拆开,发现是一份日军即将进攻中条山的分析报告,常申凯坐下认真看了起来,文件中详细分析了日军进攻中条山的意图以及原因。分析了日军近期围绕中条山调动的蛛丝马迹,预测了日军进攻时间,进攻兵力、进攻方向及策略,提醒国府注意防范,以防中条山失陷。常申凯开始认为中共有点危言耸听,但看到报告署名李振华时,他不得不重视起来。

日军准备发动进攻,国军不是没有察觉。但日军进攻地点、时间、日军进攻兵力、方向与李振华的分析判断不符,文件中李振华明确进攻目标是中条山,并指出日军可能会营造出进攻洛阳、西安的假象。进攻时间李振华判断在5月上旬,离开战最短15来天,最长25天。常申凯想着想着,冷汗冒了出来。他想到一个很要命的问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还在四川峨眉山养病。

卫立煌,字俊如、外号:七路半、救火将军,国军五虎上将中的虎将,他并非浙江人,也非黄埔系,是常申凯嫡系中的非嫡系。卫立煌调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期间,经常和八路军将领联络磋商,协调行动。十八集团军归卫立煌所指挥,但他又从未指挥过八路军,就是说那时一方面我党领导的军队坚持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卫立煌不干预、不夺权、不搞“磨擦”。卫立煌是“当时国民党中抗战派”。卫立煌多次明确表示,凡是抗日的部队,他都一视同仁。他排除干扰,顶住压力,给八路军调拨、支援了大批武器弹药、食品、服装等军需物资。就因为这一点,备受常申凯猜忌。加之黄捕系将领老是在他耳边吹风,常申凯欲撤销其河南省主席的位置,卫俊如一气之下,到峨眉山养病。

常申凯思考了良久,终于下定了决心,通知侍从室发电报给卫俊如,让他立即赶到重庆。

在四川的卫立煌收到电报,还不知道怎么回事,接他的汽车就到了。卫立煌上车,汽车一路驶向机场,到达机场,飞机已在停机坪上等他,等他上飞机,飞机立即起飞,飞往重庆。卫立煌心中了然:这肯定是发生大事了。

卫立煌当夜抵达重庆市南岸区南郊的黄山别墅。宋女士亲自给他泡茶后退出会客室,让卫立煌受宠若惊。

常申凯拿出文件交给卫立煌,并言俊如受委屈了,但要以国事为重,以中条山20万将士的安危为重。

卫立煌看完电报,也是很震惊。文件中不但进攻时间、进攻路线、甚至可能进攻的部队番号都写了出来,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份分析,都会误认为这是一份日军总部窃取的文件。如果日军以10万规模的部队,还配属了空军,再以文件所述方案攻击中条山,以目前中条山的防御策略,中条山必定沦陷,部队很有可能溃散。难怪委员长急召他回重庆。这是一个烫手山芋。卫立煌神色不定。